第五節 心理谘詢的理論選擇(1 / 1)

心理谘詢是在心理學理論指導下,運用心理學技術、方法和技巧來完成的。心理谘詢的理論可以幫助谘詢師對問題的預測、因果關聯和各種觀察的解釋,有利於全麵、係統地進行谘詢,並達到預定目標。心理谘詢中運用最多的理論有精神分析理論、行為學習理論、認知心理學理論和人本主義心理學理論等,谘詢工作者可酌情選擇運用。那種無理論的、混亂的、盲目的谘詢是不能取得良好效果的。

迄今為止,心理谘詢和心理治療的理論已數以百計,各種理論都源於某些特定的實踐,涉及不同的哲學傾向。各種理論及其療法令人眼花繚亂,但是目前尚無任何一種理論能解釋並能適用於所有紛紜複雜的心理問題。因此,在心理谘詢中,應針對性地尋找各自的有效手段並綜合互補應用。1982年布拉梅等敘述了心理谘詢家與心理治療家的三種理論立場:(1)單一理論接受,如精神分析;(2)折中的方式,即選擇性應用各種療法;(3)創造性整合,即將各種方法的融合發展。折中主義在心理谘詢活動中曆史悠久,由於它顯示了博采眾長的實際功效,因此成為1/3以上的專業人員的理論取向。整合理論立足於臨床效果,比較性地評價各種理論方法,以尋求其共同有效因素而建立更全麵、更有益的新模式,因而在80年代以來已為越來越多的人(近1/3)所采用。有人預言這將是未來的發展趨勢。

許多臨床評價研究發現,治療的總效果並不依療法的不同而不同,卻更多地取決於各學派中共存的某些因素,如求助於診療者的品質,相互作用的質量,以及目標、程序設計恰當與否等。研究還發現,各種理論都強調心理谘詢與治療的一些基本功能,如重視治療性關係,幫助患者獲得希望和自我控製感,提供新信息給患者,以利其認知和經曆學習,調動其情緒,鼓勵其應用所學到的新行為等。

心理谘詢理論的不同,在很大程度上也體現在谘詢關係上,德拉斯格(Drasgow)等描述了三種類型的谘詢關係:(1)水平式(參與—協商)與求詢者中心療法;(2)垂直式(權威—服從)與精神分析法;(3)斜向式(指導—協作)與理性情緒法。

https://www.biqiuge8.com/book/51791/54813744.html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qiuge8.com。筆趣閣手機版閱讀網址:wap.biqiuge8.com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