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護理的基本方法是以護理心理學的理論為指導,以良好的護患關係為橋梁,通過護士的言語、表情、姿勢及行為解決病人的心理問題,滿足病人的心理需要,使病人在良好的氣氛中愉快地接受治療及護理,盡快康複。
一、心理護理的一般技巧
(一)為病人創造輕鬆的恢複環境
環境會直接影響一個人的心理活動,舒適、優美、潔淨的環境使人心情愉快,有利於疾病的康複。病房的環境包括物理環境及人文環境。物理環境包括病房的布局、顏色、溫度及濕度,空氣的流動情況等。人文環境包括病人的人數,病情的嚴重程度,病人之間的關係,醫患關係及護患關係等。護士應盡量為病人創造良好的物理環境和人文環境,使病人盡快恢複健康。
(二)解決病人的實際問題,滿足病人的各種需要
人的活動是為了滿足自己的各種需要。疾病使病人的需要不能完全滿足,病人由於需要的滿足障礙會出現緊張、抑鬱、焦慮、恐懼等消極情緒。如果護士能了解病人各方麵的需要,在各種護理活動中滿足病人的需要,會降低病人的不良情緒,解決病人的心理問題,使病人情緒穩定、心境愉快地接受治療及護理。
(三)提供有關疾病的信息
護士及時向病人提供診斷、治療、護理、預後等有關疾病方麵的知識,會減少病人由於有關疾病的知識缺乏而產生的想象性恐懼或焦慮,增加病人的自我控製感及安全感,使病人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更好地配合治療及護理。
(四)鍛煉病人的自理能力
自理是心理健康的一個重要標誌,護士應該在各種護理中注意鍛煉病人的自理能力,使病人盡可能地參加自己的治療及護理,盡量達到最大限度地自理,恢複病人的自尊、自信心、自我控製感、價值感及希望。
(五)加強病人的意誌訓練
患病後會出現意誌力減退的現象,表現為依賴、軟弱,特別是意誌力薄弱的病人,會出現憂慮、悲觀、痛苦、恐懼等消極心理,以消極的方式應對疾病。一般意誌堅強的人會努力克服疾病所造成的問題或困難,對恢複健康充滿信心。因此,需要護士在工作中向病人介紹有關康複病人的事例,或向病人講述身殘誌堅者的故事,提高病人的意誌力,恢複病人戰勝疾病的信心。
(六)心理疏導及自我心理保健訓練
鼓勵病人通過各種方式宣泄自己內心的感受、想法及痛苦;鼓勵病人用語言、書信、日記、文章或圖片、活動等方式宣泄自己的心理壓力。
對病人進行自我心理保健訓練,如讓病人在有心理壓力的時候使用自我言語暗示法、活動轉移法、傾訴法、建設性的發泄法等來發泄自己的消極不良情緒。
(七)促進護患交往,建立良好護患關係
護患關係是心理護理的一個重要環節,護士在護理過程中應運用熟練的溝通技巧,加強與病人的交流,建立互相信任、和諧融洽的護患關係,以利於病人心理問題的暴露與解決。
二、恰當使用心理治療方法
心理治療方法眾多,每種均有其最佳適用範圍。當病人心理問題嚴重到一定程度,用一般心理護理方法不能有效解決時,就可使用心理治療方法。對心理療法的選擇應考慮解決病人心理問題的需要、醫務人員的技術條件和醫院環境條件等方麵因素。心理治療的理論與方法前麵已有專章論述,本章僅對臨床護理中常用的放鬆方法和支持方法作以簡要介紹。
(一)放鬆療法
1.概念及原理
放鬆訓練主要通過將注意力集中在呼吸、聲音、想象等方麵來降低病人對周圍環境的感應能力,以降低交感神經的活動,使肌肉鬆弛,心理放鬆。一般常應用於心理緊張、焦慮恐懼的病人,以幫助病人放鬆,緩解心理壓力。放鬆訓練需要病人集中精力,從事自己所喜歡的想象及活動。
2.常用的方法
(1)深呼吸訓練。是最簡單的放鬆方法,需要護士教導病人呼吸緩慢,有一定的深度,節律均勻。其原理是通過將病人注意力轉移到呼吸動作,使交感神經的興奮性降低,心率減慢,降低焦慮情緒。
在深呼吸訓練開始後,先讓病人正常呼吸,然後讓病人深呼吸,最好用腹式深呼吸,在每一次深呼氣後說“鬆弛”,並指導病人不斷地練習。在練習過程中,可以用肺部的圖片說明,使病人將自己鍛煉過程中的肺部變化具體視覺化。
(2)固定視物深呼吸訓練。常用於重度焦慮或驚慌的病人。讓病人將注意力完全集中在屋內的某個物品或人身上,防止其他刺激進一步傷害病人,並使病人獲得暫時的心理控製感。然後護士用低沉、緩慢、舒緩的語氣教病人有節律地深呼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