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疇一看張涼反應這麼大,也是沒想到,割地賠款,這不是太正常嗎。戰國時候的各地諸侯,動不動就是幾個城池幾個城池地割讓。
田疇小心地提醒說:“主公,代郡偏僻,土地貧瘠,人口也稀少,簡直就是不『毛』之地,為了這樣一塊地,而引發一場潛在的戰事,這個。。。”
“不是這個問題!”張涼否決,“每一寸土地,每一個人口,對我們來說,都是非常重要的。寧願流血犧牲,也不能有放棄領土的念頭。這個世界上的土地是有限的,放棄了就沒有了,如果沒有這個堅定的原則,今天放棄這一小塊,明天放棄那一小塊,到了千秋萬代之後,再大的領地都會被敗光的。”
田疇肯定是沒有想過千秋萬代的事情,經過張涼解釋以後,稍微能夠明白了,但接下來的問題就是:“既然不同意用空間換取時間的戰略,那要怎麼樣避免關係繼續惡化呢?”
張涼也在想這個問題,在大廳中來回踱步,這個時候,突然有了一個主意。
“這樣吧,你立即準備一封書信,就以我的名義發給袁紹,咱們把董卓給的密旨抄一遍寄給他。”
田疇不解地問:“這個是朝廷要主公你剿滅袁紹的密旨,如果給他知曉,豈不是火上澆油?”
“哈哈,子泰,你還是不懂得董卓的『奸』計!”張涼笑到:“我看董卓早就抄了一個副本給袁紹知曉了,董卓害怕我們諸侯強大,希望我等在這裏互相攻伐削弱,他可以坐收漁利,這種『奸』計,我早已看破。”
田疇聽了,豁然開朗,讚揚道:“主公果然才思敏捷,料事如神!”
哪裏,哪裏,還不是書上看的,這招數在後世都被人用老用爛了。
張涼笑到:“我能看到,袁紹非一般人,自然也能看到。但是,有一些事情,就算是看到了,還是會去做,這就是形勢『逼』人,我們要做的,隻不過是讓袁紹知道,我們並不怕他們,借此拖延一下時間而已。”
田疇點點頭:“經過主公這麼一說,我已經明白這個書信要如何寫了!”
很快,田疇把書信寫好,張涼看過以後,很滿意,立即署名,派人寄出去了。
這一邊袁紹,剛剛吃下了冀州,也已經整頓得差不多了。在自己想要多擴張一下的時候,他猶豫了,是先打幽州,還是打並州呢?
袁紹的謀士很多,逢紀就建議攻擊幽州,他的理由很簡單,和並州相比,幽州更發達,錢糧也多。另外幽州的張涼,磨刀霍霍,四處攻伐,看樣子是一個胸懷大誌的人,必須趁他還沒有發展起來,先幹掉他,以絕後患。
這個說法,得到了袁紹的認同,於是派兵在代郡邊界。
但是另一個謀士許攸,卻不同意,他認為應該先鞏固冀州的基礎上,盡快吞並並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