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來南小林準備喝了茶就回家,可聽了張博士這句話,決定還是再坐一會兒。張博士平時看起來就有點特別,他想看看張博士到底有什麼關係。
“張博士喝多了,大家別理他。”徐四寶看向南小林、李猛、萬爾稻說道。
聽到徐四寶這句話,張博士似乎更有精神,“沒有,我......我沒喝多。”
幾個人都繃緊了神經,耐心地等待,他的關係是誰?於是紛紛看向仰臥在椅子上的張博士。
“我爺爺是前任學校黨高官,連咱們院的康娜都是我爺爺提拔上來的。”張博士喘了口粗氣,一字一頓的說,看來,喝得是有些多了。
此話一出,4位老師同時緊張起來,想不到張博士的背景這麼好。
首先閃現在南小林腦子裏的是,莫非張博士的省基金是靠家裏的關係跑來的。大家都說省基金比華夏自然科學基金還難中,張博士第一次申請,就中了。
想起前段時間查過張博士的博士論文,他的導師很厲害,但是他不厲害,沒有一篇像樣的代表作,博士期間就發了一篇SCI文章,還是發表在一個國人厭惡的水刊上——珀拉絲one上的。
當然水刊不水刊的不要緊,現在隻要是國人投的多的SCI雜誌,就會受到大家排擠與不屑,有人調侃說,到時候國人實力強了,發nature,cell,science的中國人多了,沒準這些雜誌也成了水刊呢。
拋開水刊問題,單看論文質量,南小林和張博士的方向類似,他看了張博士的論文,並沒有做得太好。
那他獲批省科技研發項目,想必真是靠關係,南小林這樣想到。
李猛心裏也沒有閑著,張博士有這樣的背景不足為奇,每次關於華夏自然科學基金的消息,都是和他一起吃飯時知道的。
張博士雖然受過理工科專業訓練的高級知識分子,但骨子裏仍喜歡搞這些小道消息,肯定和他的家庭背景有關,張博士說自己的爺爺當過學校的書記;老婆是本科學曆,又被安排到人事處當科員,上次吳亮去逝的消息也是張博士說的,這點貌似也可以解釋的通。
但作為老教師行列,年近五十的萬爾稻卻覺得,張博士根本不像一個出自官二代家庭背景中的人,說話也太沒著調了。並且,以萬爾稻的工作經驗,有這樣家庭背景的人,會經常和自己這樣沒有能耐的人一起喝酒?
除非,張博士的父親這一代就不行了,到了他這一代,稍微還有學三代的影子,經過純正科研學術上的訓練,反而更單純了,說話也更衝動了。
四位老師仔細思考,都沒有說話,想聽聽張博士還能再說什麼,而他卻不說了。
幾個老師又聊了一下別的,讓張博士好好休息,便各自散去。
李猛又回到了他的辦公室,打開折疊床,拿起手機,想給段湘嵐說一聲,自己從北京回來了。但看到這麼晚了,就沒有再發信息。
又玩了會兒手機,不知不覺地睡著了。
第二天,李猛覺得不如直接去丈母娘家看一下李婉兒和段湘嵐,於是沒有打招呼,帶上一箱牛奶、2瓶酒就去了。
到了丈母娘家,正好到了中午。丈母娘家已經做好了午飯,看到李猛來,既沒有表現出太多高興,也沒有多少客氣。段湘嵐對李猛的到來,也沒有驚喜。
老丈人讓李猛坐,又問:“什麼時候從北京回來的?”
李猛想到,前天回來,昨天卻和其他老師喝酒不到這裏看女兒,說出來不好,隻好搭道,“昨天剛回。”
看到做得菜不夠吃,老丈人用眼神示意鄭娟再去炒兩個菜。被段湘嵐看出製止了。李猛看出來,也堅持不用,“隨便吃點就行,不用麻煩了,都是自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