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已經到了十一月底,濟陰城附近的農地,大部分已經耕種完成,隻是還有一些新開墾的土地上,農人們還在搶種冬糧。
田地中的農人們,頂著十一月底凜冽的北風,由在後麵農婦扶犁,農夫在前麵拉犁,他們家中稍大一些的孩童,也是不能休息的,這些大一些的孩童,正提著裝有種糧的布袋、竹籃,跟在他們父母的身後,將種糧點到曲轅犁翻起的泥土中。
濟陰縣搶種冬東糧的進度基本完成,在王洵的親自督促下,濟陰縣絕對是曹州各縣中最快的。
上個月底乘氏縣的發生的事情,王洵知道後勃然大怒,親自帶人去往乘氏縣,一方麵是擔心裴貞依的安危,一方麵是他要去親自處理那些作奸犯科的人。
王洵到了乘氏後,沒有婦人之仁,犯罪的二十多名軍官以及小吏,情節嚴重的通通人頭落地,還按照放糧點附近民眾的指認,嚴厲的懲處了數十名普通的軍士,並且將此事當作典型,發文向各縣通告,讓各縣的官員將領,嚴厲查處此類事情。
乘氏縣的主將趙九熊,因為治下不力和盜匪的原因,被王洵發配到徐州,去幫許繼宗辦事情了.
王洵之所以這樣做,一方麵為了不讓羅隱、韋莊兩人咬著他不放,一方麵也是王洵不想嚴懲趙九熊,畢竟趙九熊也沒有什麼大錯,就是和其他幾個縣的主將比起來,他的能力差了一些。
王洵在乘氏縣時,當即任命羅隱為曹州司馬,讓他從刺史府的小吏中,挑選一些人組成監察衙門,主要負責監察曹州的吏治、軍紀,巡視各縣、糾正刑獄之事。
羅隱這人雖然是上了年紀,但是比年輕人的精力還好,在接到王洵的任命後,三天之內挑選了七八個小吏,立馬組成了曹州的監察衙門,然後帶著他挑選這些人,在監察衙門一隊軍士的護衛下,半個月內跑遍了曹州各縣各鄉,所有的放糧點。
在跟羅隱一起出去的年輕人,都快撐不住奔波的情況下,羅隱是堅持每天早晚寫一封文書,把各地發現的情況及時向王洵彙報,王洵也是告訴下邊每一個侍衛官,讓他們隻要是監察衙門發來的文書,不管是什麼時候到了刺史府中,都馬上送來給他,王洵收到文書後,也是會馬上把羅隱發現的問題處理掉。
經過羅隱一搞,曹州現在各地是吏治清明、軍紀嚴明,就連冬糧的搶種進度都快了許多,王洵給各縣搶種冬糧的任務是基本完成。
不過本來就瘦的羅隱,從下邊各縣巡查回來後,他更是又黑又瘦,衣服下邊隻剩皮包骨頭的樣子,王洵怕他支持不住,把韋莊推薦而來的張道古,派做了羅隱的副手,這才把他身上的擔子減輕了些。
羅隱巡視回來後,感王洵知遇之恩,又推薦了他的另外兩個好友,李道殷和鄭遨。
王洵和羅隱推薦而來的這兩人交談後,覺得兩人都有些本事,直接任命兩人為刺史府的錄事,協助他處理曹州政務。
至於韋莊,王洵本來想直接任命他為曹州長史,但是韋莊堅決推辭了。
韋莊對王洵講的理由是,他以前隻做過不入流的幕僚,不知道他能不能勝任,一州長史這種重要的官職,所以韋莊向王洵請求,讓他在乘氏令的位置上治上一任,等到王洵覺得他幹得不錯的時候,在擢升他為曹州長史,這樣更能服眾。
王洵深感韋莊說的有道理,就隻好先任命他為乘氏令了。
曹州長史一職,既然韋莊暫時不做,那隻好先讓投降過來崔素毅暫時做著了,不過王洵信不過崔素毅這人,將很多長史的職權剝離出來,隻是讓崔素毅負責一些修建城池,清理河道,重建濟陰城中的房屋街道,這種無足輕重的事情。
韋莊在被王洵任命為乘氏令後,就馬上把縣衙的辦公地點,挪到了乘氏縣南麵流民湧入最多的淩河鄉,他這一個月中的辦公地點,一路隨著流民遷移的腳步,挪到了乘氏縣最北巨野澤一帶,乘氏縣內韋莊所過之地,一片片荒蕪的土地上,都是安排得滿滿當當流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