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六章 安排與規劃(2 / 2)

在羅隱他們這些人到曹州後,別駕高鬱也是可以從曹州的雜務中抽身出來,他可以把更多精力,轉移到幫王洵分析各種軍情的問題上來。

這時代的社交圈子就是這樣,這些有文化的人,隻跟他們這個階層的人交往,這些人中的某一個人,覺得這個地方的實權人物不錯,在他得到重用後,就會寫信邀請他們的好友們,一起前來這人的手下效力。

手下人才匱乏的王洵,這一次可算是感受到了名人效應,他在得到這幾人後,把一些事情也是交了出去,他再處理曹州的政務,就感覺輕鬆多了。

在李家集作戰有功的薛十三和丁衛,同樣被王洵提拔為副營官,軍銜也是升為校尉。

這兩人還是,除了王洵從穎州就跟著他的那二十七人外,第一批升任校尉官職的士卒,而且兩人的任職的軍隊,還是刺史府的衛軍營與王洵自己的親衛營。

兩人任命一下去後,同樣也是在軍中引起了轟動,這說明王洵沒有那種很嚴重的親疏之分,這個任命讓曹州軍中很多底層的士卒,燃起了向上爬的希望。

王洵此刻正在刺史府內,水榭院落中的書房中,看著案桌上濟陰城的圖紙發呆。

這張簡易的圖紙,被王洵用筆畫的是密密麻麻,按照王洵對濟陰城的設想,他是打算按照後世的城市一般,趁著濟陰城現在重建,把城內集中規劃一下。

濟陰的北城因為臨著南濟水,規劃一個貨物集散的商業區,是最為合適的了,城南建一個農貿市場,用來作為農副產品的交易,刺史府和縣衙都在城東,所以東城作為政府衙門、軍營學堂、的聚集地,至於城西的話,那就將城中的作坊都放在那邊,好方便官府來集中管理。

王洵還打算等著冬耕完成,招募一些勞力來疏通一下,連通泗水的南濟水與菏水兩條水道,疏通得能過大船王洵不敢想,先疏通得能過小船,倒是應該沒有什麼問題。

等到曹州的水路能直通徐州後,王洵相信青齊、河北一帶南下,江南之地北上青齊、幽燕的這些商人,一定也會有很多人,選擇走這曹州這一條線路,畢竟現在曹州屬於感化鎮的轄區,他們南下和北上,不用怕被宣武鎮和感化鎮,這兩個地方的官員一起刁難。

王洵的這些設想如果實現,雖然不能讓這曹州之地,媲美居運河之中的汴州,但肯定會比現在繁華得多,稅賦也一定會翻個幾十翻。

曹州的古稱定陶,自春秋至西漢八百多年間,定陶“扼菏(菏水,上古大澤菏澤)、濟(濟水,古濟水過陶丘北,故定陶又名濟陰)之要,據淮、徐、寧、衛、燕、趙之脊,一直是中原地區著名的水陸交通中心、經濟都會和軍事戰略要地,享有“天下之中”的美譽。

後來的南北朝,因為天下中分的原因,曹州也是發揮不上連通南北的作用。

到了隋唐的這兩三百年間,從隋運河修建後,比較多的官船、商人改走汴州,曹州的水道就再沒有人在清理,濟陰的經濟以及地裏位置,這才慢慢的衰落了,所以王洵的設想也是並非空穴來風,是經過他深思熟慮後做出的決定。

王洵看著麵前的草圖,他相信以他的知識閱曆,這些一定會成為現實的,隻是要用上一些時間去慢慢實現,現在王洵根本沒有這麼多的財力、物力、人力在曹州大興土木,隻能先一步步的來,先將發展的基礎打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