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臘八(三)(2 / 2)

但是估計這邊大名士在這裏人緣真是太差了,除了陳宮竟然沒有一個人願意替他求情。

場麵再一次僵住了,陳宮見曹操不答。直接上前去抱住曹操大腿。

領導,你就從了我吧!

此刻曹操也已經心軟了,隻是麵子上還有些抹不下來。

一把扶起陳宮:“公台,你這是何苦,唉。罷了,酒宴且散了吧。某也乏了。”跨步便想離開大堂出去,夏侯淵丟下邊讓在地上,跟夏侯惇一起拱衛著曹操離開。

你不走,領導先走行了吧。你不願意下台,讓領導自己給自己找個台階下台總成吧?

對不起,邊大名士表示不行。

“哼,何必惺惺作態!汝不過怕傷了我將絕了天下名士投歸之道罷了。我偏要揭你這奸賊之麵目!”

邊讓硬撐著身體,繼續罵道:“汝這奸賊,持凶逞能。占卻這兗州,奴役生民。任用酷吏,剝奪民生。以百姓為芻狗,關閉在哪藩籬之內肆意宰割。”

李璋頓時一驚,這尼瑪是捎帶上我一起罵啊。正欲上前駁斥邊讓,述說流民營是為了安置亂民,而非奴役。卻被身後的郭嘉扯住了衣角。

看著背後的郭嘉微微的搖了搖頭,李璋也忍住想罵人的衝動,忍住且聽邊讓還想罵誰。

“汝祖曹騰,乞丐撫養,後又過繼與閹宦。汝父曹嵩,當年不過賄賂閹宦,某得太尉之職,其人素無德行,年俞花甲,還貪財好色。汝在大將軍帳下為一門下走狗之時,大將軍要盡誅閹宦,汝卻出言阻攔。汝雖托名漢臣,不過閹宦之子孫耳。百姓妻小,受汝父子玷汙受辱者不計其數。汝托名為國剿賊,實為一己之私也,陶恭祖乃仁人君子,汝卻非除之而後快,是為逞汝私欲而禍害百姓也!”

罵得好,罵的妙,罵的呱呱叫。罵老頭那段其實我心裏也是這麼想的,隻不過讓你先說了。

“老匹夫,安敢辱我!曹操轉身衝了過來,不等旁邊的陳宮反應,寶劍已經出鞘捅進邊讓腹中。

“還辱及我祖!”拔出來又一劍。“我父!”再拔出來又是一劍。

邊讓的鮮血不僅沾滿了曹操的綠袍,也飛濺到旁邊的陳宮的臉上。

曹操還嫌不解恨,從已經斷氣邊讓胸中拔出寶劍,橫著一劍將邊讓腦袋砍下。邊讓腦袋咕嚕一聲掉在地上,曹操不顧眾人的目光,上去一腳抽射,直接把頭顱踢到幾米外。

大堂裏一片死寂,大家都呆呆的看著一身是血的曹操。

半晌過後,曹操長舒一口氣:“來人,傳我命令。邊讓勾結陶謙,妖言惑眾。欲圖不軌,立刻梟首示眾,鎖拿家人治罪!”

要抄家,還要禍及家小。此時的陳宮呆呆的看著地上沒了腦袋的邊讓,腦海中一片空白,聽到曹操要鎖拿邊讓一家,想勸卻又一時語塞,完全不知該從何說起。

“主公且慢。”

一個聲音打破了這種死寂:“邊讓狂妄,目無主公,其心可誅,其行當斬。然其家人老小何辜。璋竊聞‘以孝治天下者,不絕人之親。以仁治天下者,不絕人之嗣。’今首惡已伏誅,主公至孝至仁,萬望恕過其家小。”

此時大家的眼光都投向了說話之人,陳宮也投來了感激的目光。

“啊?世民啊。你覺得我該寬恕了邊讓家人?”曹操收起了寶劍,帶著血腥氣晃晃悠悠的走到李璋麵前。

按理說李璋殺過不少人,對血腥味一點也不陌生。隻是麵對麵前的曹操,那身散發出來淩冽的殺意讓人感到窒息。

“稟主公,邊讓狂妄。目中無人,主公納璋屯田之策,濮陽城外養活生民無數,豈容這賊惡言扭曲,顛倒黑白。主公殺之,實乃公正執法。然其妻小並不知情,實不該與此賊同罪,往主公鑒納。”

曹操在堂中踱步,似乎思忖著什麼。突然一咬牙,一跺腳:“若非世民提醒,操險成不孝不仁之徒。來人,著人收斂邊讓屍首,不必梟首示眾了,乘入棺槨,送回到其府上吧。太守府宣告其罪行,言其依法伏誅,今日之事,休要再提。其家小。。。。。。其家小交與世民發落。”

不避那一身血汙,走到李璋邊上,拉過李璋輕聲說道:“今日老父使人傳話來說,世民與奉孝有龍陽之好,此乃雅好,操甚敬之。然不孝有三,無後乃大,大丈夫不可無姬妾侍奉左右。久聞邊讓家中妻子,女兒皆稱絕色。操本欲安置府中,今得世民良言開醒,覺得行之不妥。故轉贈世民,切莫推辭。”

“等等,主公,我不。。。。。。”

“不必謙讓,如今你乃棟梁之才,煙街柳巷的盡量少去。若有所需,自行方便即是。哈哈,哈哈哈。”說罷曹操便飄然而去。

主公。。。。。。我真的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