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備戰(一)(1 / 2)

感情受挫隻好寄情於工作,基本是每個單身漢的人生哲理,李璋也不例外。

此時流民營內外忙活人聲鼎沸、熱火朝天,營裏基本肩能挑背能扛的都在工地上幹活。讓人回想起,自己父祖那段光輝的激情燃燒的歲月。

感佩之餘,李璋和郭嘉還是對目前流民營的防禦體係表示嚴重的擔憂。原本相對分散的十個營區如果全部要用木製城牆和壕溝連在一起防禦。即便全營裏的勞力連同那些戰俘一起動手,也不是十天半個月能完成得了的,呂布的先頭部隊雖然被自己反坑了一道,但是從陳留出兵,就算加上籌集大軍軍需糧秣,就地征調更多的兵源的時間。留給自己的時間也不會超過半個月。

而今之計唯有放棄掉較為分散的營區,將位置相對集中的五個營區用木製城牆連在一起,以原本哈士騎的營區作為中心,建立一個防禦區。雖然夏侯惇最終還是同意將兩萬老幼放進濮陽城裏。但是剩下的八萬流民幾乎是跟塞罐頭一樣被塞進這營區裏,加上囤積的糧草用水等。營區裏比以往更加擁擠不堪。

但是即便放棄了大多數的區域,U字型壕溝挖掘進展也快不到哪去,這個沒有挖掘機的年代,隻能靠兩隻手加兩條腿,手動操作。

挖掘出來的土方都被運進營裏,在木製城牆後邊幾米再壘起一道土堤。一是為了預防敵軍在進攻時候,就近找到泥土填溝導致挖溝空耗人力。二是這木頭的城牆結實程度實在有限,即便城牆外有深壕阻隔,也難免會有敵軍可以攻擊到城牆下,或是放火燒,或者粗暴點直接用繩索鉤具綁在牲口上來硬拉,都有可能將城牆損毀。

這樣用土坡內部壘個土堤,在敵人進攻時可以當做相對的製高點,可以朝敵人進攻方向投射更多的箭矢。也可以在木製城牆被突破的時候,營區內部的守軍可以順著土堤居高臨下,攻擊突破口的敵軍。

更多的箭矢,更多的滾木和石塊被堆積在了城牆和土堤上。被放棄的五個營區基本被流著淚的流民們拆光了,集中資源用來建造這個防禦區。

就算防禦體係按照預想在呂布到來之前完成,李璋也麵臨著一個更加嚴峻的問題。

戰鬥人員。

單靠這幾千臨時拉起來的青壯來防守這偌大的營區。如果呂布真的集中力量進攻,流民營陷落也隻是個時間上的問題。

電影裏頭那些遇到敵人入侵,全城老弱婦孺齊上陣的情景讓人熱血沸騰。但是李璋此刻深知真到了那個時候,老弱婦孺們也不過是讓別人多砍幾刀,多費點勁的事。真到了哪個地步,這仗也沒必要繼續打下去了。即便最終呂布退兵了,這十萬流民又能剩下幾個呢?

李璋需要人,需要很多人,需要很多能打仗的人。

而目下正好有那麼一群符合上述三個條件的人--陷陣營。

在剛收降這兩千陷陣營的時候,李璋和夏侯惇都是相當猶豫的。

這實在是屬於出乎意料之外的情況。原本的河岸反伏擊,目標也隻是擊潰,或者擊退泛嶷和高順那四千人。畢竟在那種情況下,即便打個勢均力敵,自己這邊也占著主場之利。對方肯定會選擇沿著河岸撤退,而不會和你死磕。能盡可能的殺傷對方這撥先頭部隊,等於是給呂布當頭一記悶棍,讓他不敢太過輕舉妄動,以爭取更多的準備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