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備戰(二)(1 / 2)

濮陽城此刻街道變得額外蕭條,當初剛到濮陽時候那股子生機勃勃的樣子已經不知所蹤了。

李璋打馬走在內城的街道上,街道兩旁原有的店鋪和走街的貨郎們都已經消失不見。許多高門大戶都因家主牽涉入桓邵的叛亂,而被兵丁們搜掠一空。

李璋到了一個宅院門前下馬,高聳的門檻顯示著之前主人的身份和地位。輕易不會打開的中門此時已經形同虛設,裏頭的雜亂的人聲和蕭疏的街道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這是桓邵的府邸,桓邵全家皆已被夏侯惇下令誅殺殆盡,家產和城外的田莊也已經被充公入庫。此刻桓府裏頭住的,是一群之前完全被隔絕在這戶門之外的人。

“李校尉。”

“李校尉好。”

抬眼一看,桓府裏頭無論客廳、門廊、庭院、樓閣。都滿滿當當的住著從流民營裏遷來的老幼。大家見到李璋前來,都起身給給李璋打著招呼,即便是咿呀學語的孩童也似乎懂事一般,顯得對進來的這個人特別親近。

“我是來看看諸位父老。”李璋壓了壓手,“都不必客氣,目前大戰在即。諸位的親人皆在營中備戰,一切安好。璋愧對各位父老,各位在營裏辛苦了許久,卻換不來一份安生衣食。”

不知道是因為上輩子對這種催淚的場景忍耐能力低下,還是這輩子自己也覺得虧欠了這群流民們太多。李璋麵對這群老人和孩子的時候,心裏也是百感交集。

在這場戰爭開始之前,在遇到邊慕之前,哪怕是和小五的兄弟情深,對李璋而言也形同於虛幻一般,一切都顯得那麼不真實。

這就像是一場夢,一場需要他找到傳國玉璽,找到鳳凰之後就能醒過來的夢。

在此之前,李璋不止一次的曾經想過如果玉璽在手。自己會毫不猶豫的拋下一切,拋下小五,拋下郭嘉,獨自一人回到那個黑暗的墳墓裏去完成那個交易。

但是在這個不真實的夢裏呆得越久,就漸漸的分不清到底前世和今生到底哪個才是真實。眼前的老幼,城外的青壯,如親兄弟般的小五,好基友郭嘉還有哪讓自己牽腸掛肚的邊慕,夢裏的羈絆變得越來越多,越來越重。

如果此刻玉璽就在自己手中,我還能拋下這一些獨自離開嗎?

“稟校尉,城裏的陷陣營俘虜已經在押解到甕城裏了。”此時一個傳令兵打斷了他的思緒。

“我馬上便到,目下我暫代太守之事。傳令相關衙署,目下新遷入城中的百姓,需要多加照料,糧米供給與城中百姓同等,不可偏頗。”

傳令兵應而去。

此刻濮陽城已經實行戰時管製,全城百姓的存糧都被官府強行征收,加上抄了不少高門大戶的家。城內宅院裏的金銀財寶,城外的田莊存糧,皆被清點入庫。如果按照最低餓不死人的標準配給,存糧還是足夠城中百姓和守軍支用半年以上。

行駛著臨時太守的職責,所得的金銀一大部分被秘密運到城外掩埋,以防濮陽城萬一陷落,也不至於讓呂布撿個大便宜。剩餘部分優先撫恤了哈士騎和其他陣亡兵丁的家人,剩下的現在全部都裝在牛車上,跟著李璋一起到了甕城。

李璋打馬直接走入了甕城之中,隻見沿著甕城邊上站滿手持刀槍盾牌的兵丁,甕城之上弓箭手也在上邊警戒著甕城裏的動靜。

甕城中心處站著幾百名瑟瑟發抖的人,多日以來被強迫在濮陽加固城防,吃用卻隻能按尋常百姓標準,這些本來身體強壯,食量頗大的人,此刻都顯得無比憔悴。

“你們皆是陷陣營裏的官長,其中也有許多是兗州本地人士。呂布、陳宮花費重金招募爾等,為虎作倀,侵我東郡,殺我兵丁,掠我百姓。按理,皆是死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