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呂布很煩(2 / 2)

“六日前,按照大軍推進的速度。如無意外,此刻曹使君的大軍想必已經過了豐縣,前鋒應該已經逼近巨野。”

夏侯惇此刻顯得興致勃勃,“奉孝此言有理,若大軍已到巨野。離鄄城亦不過百餘裏的路程。數日之內便可迎擊那青州叛軍!”

“是啊,這的確是個好消息。世民你說呢?”郭嘉別有深意的看了李璋一眼。

“是啊,主公若到鄄城。張邈、張超二賊唯有束手就擒而已。”李璋附和道,和郭嘉交換了一下眼神,彼此之間都察覺到了對方話裏的意思。

在外人聽來,絲毫沒有覺察出,兩人話裏話外都沒要把呂布和陳宮給算到“束手就擒”的那撥人裏頭,更無法了解這話中隱藏的意思。

“元讓,射傷你的元凶已經曹性已經被我當場射殺。至於俘獲的呂家小姐。。。。。。”

夏侯惇頓時一副“我懂的”表情:“嗯,前日多虧世民和小五出手相救,否則吾命休矣。曹性那奸賊已被世民所殺,也算為我報了這一箭一仇,正欲報答世民之恩。又無以為謝。哈哈,聽說那呂家姑娘頗有姿色。世民若有意,自可帶走,何須多言啊?可笑那呂布,攻我不成,反賠上了一個女兒。”

李璋心裏頭已經把呂綺玲剝光了一萬遍了,可惜啊。。。。。。

“元讓誤會,璋並非圖那呂家小姐的美色。隻是雖說主公大軍不日便可返回,然呂布大軍駐紮在數裏之外,依舊是心腹大患。若其不惜代價,猛攻城池。即便陷陣營和哈士騎以死相拚,恐怕最終也是兩敗俱傷,濮陽終究不得保全。我的意思是,不如借此女為由,和呂布講和。”

“講和?”夏侯惇頓時一愣。自古隻有打不過的一方才會提出講和,如今勝利的天平已經逐漸往自己的一方傾斜,卻為何要在此時提出講和?

“元讓且聽我解釋,為我等屈膝求和。乃此時鄄城亦是危如累卵,濮陽也有旦夕之憂。主公大軍雖然回師,然畢竟一路征戰,糧草匱乏,士卒疲憊。對付區區青州兵自不在話下,若呂布此時南下鄄城,恐難免一場惡戰。我欲以講和為由,將其拖在此地數日,待主公到達鄄城,呂布即便想南下爭奪,也是無能為力了。”

“此計即便可行,然而要派誰前去呂布大營議和?”夏侯惇掃視了四周的眾人一眼,大家仿佛被哪隻獨眼電了一下,紛紛低下頭來不去搭話。

“此事由世民提出,自是世民親自前往。”郭嘉對著李璋露出一絲不易察覺的微笑。

夏侯惇正準備著看李璋跳起來去掐郭嘉,卻不曾想聽到一句。

“自當如此,璋願往談和。”

夏侯惇擦了擦自己剩下的哪隻眼睛,麵前的人的確是李璋,不是在做夢。自己也不像是幻聽之類的。

“世民?你去?那呂布恨你入骨,昨日你還把那呂家小姐給哪個了。你自前去與送死何異?”

“元讓,我必須聲明。我沒有把那呂綺玲給哪個了,我就是把他綁起來,羞辱了她一番。”

“哦,是我失言。不過是捆綁起來,羞辱而已。世民乃君子,定是府中下人亂嚼舌根,我必嚴懲,還世民一個清白。但此事過於凶險,還是不去為好。若呂布識破這緩兵之計,或是那匹夫不顧自己女兒安危,世民豈不白白丟了性命?此事不妥,流民營和濮陽城皆不可缺了你。”

“太守放心,此事必無風險。世民若不去,呂布反倒又可能返身便南下。倒時更為不妥。世民若去,管叫那呂布南下不成,濮陽也不敢攻取。”

見李璋郭嘉皆成竹在胸,夏侯惇也不再堅持,再三叮囑需小心謹慎,才答應了讓李璋前去談判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