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 講和(上)(1 / 2)

李璋和郭嘉回到濮陽城中別院,隻從陳留叛變以來,二人幾乎沒有時間回到這裏。此時小五和小黑帶著陷陣營留駐在流民營,而哈士騎則由李璋帶著進駐了濮陽城。

跨進這熟悉的院落,兩人落坐在自己原本的位置上,芸姬已經為二人送上了水酒,儼然一副女主人的模樣。

“大哥,郭先生。這原有的仆役都已經被遣散了,城中如今物事奇缺。招待不周,還請二位兄長莫怪。”

“芸姬莫要這般說,世民與我不過是暫住一宿。明日尚有要緊事情,不必過於鋪張,有酒有肉此刻已是萬幸了。”

郭小夥此刻看著芸姬的眼神裏還帶著深深的不甘和落寞,又非要擺出一副高風亮節的樣子。

“奉孝此言正理,隻你一人在此張羅,已經不易。”

“二位兄長在此慢飲,奴先告退。”芸姬盈盈一笑,給兩人施了個禮便欲離開了大堂。

“弟妹且慢離開。為兄臥室之內尚有一名女子。呃,被為兄捆綁在床上,這大半日滴水未進。為兄目前和她有些誤會,你們都是女子,應該比較好說話,給她送去些吃食,好生寬慰一下。”

“此時包在奴身上,請大哥寬心。”說罷芸姬掩嘴一笑,不懷好意的看了李璋一眼。

李璋頓時心中惡寒,“怎麼你們都這樣眼神看我,那呂綺玲跟隻小母老虎似的,我不捆著她,莫非還要給她遞把刀子來砍我麼?”

芸姬去後,堂內又恢複了安靜。郭嘉給自己倒了一碗酒,淺嚐一口,緩緩開口說道:“此次世民為使,打算如何談判?”

“還請奉孝教我。”

“世民今日倒是與嘉想到了一處。”放下酒碗,郭嘉一本正經的看著李璋:“世民是有心要放那呂布、陳宮一條生路。是出於公義,還是出於私心?”

“若依奉孝看來,我是出於公義,還是出於私心?”李璋反問道。

“依嘉看來,世民是想驅虎吞狼。將呂布這一萬多人逼著沿河東去。”

沿河東去,去的那自然便是曹操剛去過的地方,徐州。曆史上呂布和曹操在濮陽大戰了一年多,最終也是選擇了撤退到徐州投靠當時的暫領徐州的劉備。

“如果此時呂布東去,那便會和曹使君大軍隔著大河擦肩而過,討得一條生路之餘,徐州亦是地廣民豐,更兼曆經惡戰,軍備鬆弛。呂布此時若去,不說占領整個徐州,至少亦可奪得不少城池土地。世民此心,是助曹耶?或是助呂耶?又或是?”

李璋做了一個禁聲的手勢,起身走到大堂外反複巡視了幾遍。別院外邊皆是自己心腹的哈士騎把守,別院附近的住宅也大多人去樓空。

“奉孝,我並非助呂布而叛主公。曹公乃精細之人,更兼身邊有荀文若,程仲德,戲誌才等智謀之士。我若叛主,焉有活路?”

郭嘉又喝了一口酒,嗬嗬笑道:“這便是嘉佩服世民之處,你這麼做。既幫了曹使君免於鄄城一場惡戰,可以輕而易舉收複失地。又放了呂布一條生路。此事即便誰來評判,你也是大功臣而非叛逆。”

“隻是嘉不懂,世民在其中又有什麼好處呢?”

好處?什麼好處。如果我說投靠曹操,隻是為了想要自己掌握一支強悍兵馬,待袁術作死的時候,帶著軍馬去幹袁術,搶走玉璽,然後去荊山尋得鳳凰。然後,然後我自己也不知道會發生什麼事。

“既然不知,那為何奉孝在太守府時,仍與我暗通心意?”

“嘉自是為了看看你到底又多大的心思,能做多大的事情。雖說如今呂布女兒在我們手裏,但是你我對呂布性情大概都是了解的。如果說他是一個莽夫,會因為一時之怒而使大軍而濮陽城血流成河,這嘉並不覺得驚奇。但是如果說他會為了一己之親情而棄大業於不顧,這點嘉萬不敢相信。嘉提出讓你去出使呂營,就是想看看你到底在想些什麼,看看你為了你想做的事,到底願意冒多大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