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 講和(上)(2 / 2)

“奉孝,如果我說。我這麼做隻是為了不想這濮陽城內外再死人。你相信嗎?”

“我信!自古慈不掌兵,而但能成就大業者,無不愛惜士卒、珍惜民力。上兵伐謀,不戰而屈人之兵。世民便是這樣的人。”

這誤會一旦開始,便無法止住了。正如無論李璋怎麼解釋自己連邊慕和呂綺玲的手指頭都沒碰過,大家都隻會覺得你這個人太羞澀,這又不是丟人的事情,幹嘛否認?此刻的智謀過人的郭嘉卻同樣陷入了一個邏輯的誤區,李璋這異於常人的表現,和內裏那謎一樣的動機,讓郭嘉覺得他便是一個有大誌向,欲圖大事的人。

甚至在一些做法和行為上,都隱隱超了曹操一頭。如果說開始郭嘉還隻是在借機觀望,看曹操和李璋誰更值得襄助。現在可以說郭嘉已經完全把寶全押了,以致於明顯看出李璋的動機不純,依舊毫無保留的幫他在夏侯惇和將來的曹操麵前把謊圓得天衣無縫。

“奉孝,我出身不好。一無名望,二無財帛,三無勢力。主公如今強我何止十倍,為何你。。。。。。”

“我隻知道,若無世民。此刻濮陽必已落入呂布之手。而曹使君雖也是上佳之選,然如果此刻兗州大亂。河北袁紹,南陽袁術,乃至荊州的劉表,都有可能趁火打劫。那樣即便世民有鴻鵠之誌,在曹使君自保尚顯不足的時候,怎麼會有給你壯大的機會?從你練兵開始我便看出你是一個深通韜略兵法之人,正因如此,若大戰一起,兗州上下鋒煙遍地之時,世民你既失去了根據,你那些許兵馬也會被指派到各處在征戰中消耗殆盡。”

“於你最有利的,就是兗州不亂,但曹公依舊四麵強敵環伺。那樣你便有了用武之地,隻要曹公一日信任你,或者說依舊需要利用你。你便可伺機壯大,日後若情勢有變,這天下到底誰說了算,尚在不定之間。”

天下?李璋真沒想過,想得最大的也就是這濮陽城內外幾十萬條人命。但是郭嘉說得也並不是沒有道理,在這個世道,自己也並不是條件最差的。

想那農民企業家劉備,也是什麼都沒有,甚至他這個姓劉的和大漢集團的老板哪個姓劉的半毛錢關係都沒有。但是最終別人還是成就一番大業了。

嗬嗬,天下。

“奉孝之才堪比呂公望,張子房。無奈璋卻無那文王、高祖之命。恐教你失望了。”

郭嘉仿佛一副奸計得逞,終於把你逼出原型的爽快表情,“昔日高祖在芒碭山中東躲西藏,又有誰曾想過他會有問鼎江山之日?”

“既然世民已經與嘉推心置腹,嘉亦當將所學本領盡皆奉上!而今世民之策,尚有不足。若想逼走呂布,將其驅趕至徐州,須得斷其後路。”

“斷其後路?”

“正是,目下呂布尚有選擇餘地。若其不停你勸,執意進攻濮陽。那定然是同歸於盡,玉石俱焚。但陳宮和呂布帳下之人都會勸阻,呂布礙於骨肉親情,心底大抵也不太願意行這絕路。但其目下尚有他路可選,便是南下渡河,回擊鄄城。那便是要和曹使君大軍迎頭碰上。”

李璋恍然大悟,果然還是郭小夥肚子裏壞水多。

“奉孝之意,是要先將他渡河的可能徹底斬斷?”

“世民果然一點就通。事不宜遲,此刻呂布尚在觀望。其大軍駐紮在城外,渡口防禦必然鬆懈。要趁目下其沒下定主意南下渡河之時,立刻偷襲,盡毀舟楫,斷其歸路!”

李璋聽罷立即起身,喚來外邊守護的哈士騎。

“傳令騎隊,今夜人銜枚,馬裹足。二更時分一隊至五隊在北門集結,六、七、八隊級太守府鐵騎在東門集合。若有延誤,定斬不饒。”

“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