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六章 它在動(2 / 2)

“叫主公擔憂,李璋死罪。”

“唉唉唉,轉醒過來乃是喜事,怎可言死?此不吉之言,世民日後不可再說了。”獨眼龍打斷李璋的話,繼續說道:“此番世民立下這般功勳,實在是後生可畏。主公多次對我與妙才、子廉等說起‘生子當如李世民’。主公拳拳之心,對世民愛惜無比啊。”

可惜李璋沒有他那便宜嶽父那種喜歡認幹爹的習慣,不然應該立刻跪下來一句“義父在上,請受兒一拜”。

有了曹操這麼個幹爹,日後在京城別說橫著走,趴在路上撒潑打滾那也是無人敢阻的。

抬起頭,看著靠邊上站著一聲不吭的郭嘉,心裏又喜又怒,有許多話說不出來,隻狠狠的剜了他一眼。

郭嘉會意,笑了笑,便當作無事人一般的站定在一旁默不作聲。

曹操笑著說道:“操有數子,皆不甚長進。若有子如世民這般,雖死亦無憾矣。奈何戎馬倥傯,未能盡教育之責。子修雖不善謀,然天性淳厚,望世民日後多加教導,不求其建功立業,但求能安身立命即可。”

李璋明白了領導也沒有收自己當幹兒子的意思,曹操把東郡太守夏侯惇都帶到了軍中,卻留了曹昂看守濮陽,明顯是要給他一次曆練的機會。可見在領導心目中曹昂乃是繼承自己事業的不二人選。不過此時的曹操也不過四十出頭,離接班交權的日子還差得遠。

隻是這麼做,李璋卻隱隱生出了一些擔憂。在濮陽城抗擊蝗災的時候,一直都感覺到有一隻黑手在操縱一切。雖然當時將城中牽涉此事的人大多拿獲,但一輪拷打下來,直至拉到大街上砍頭,也沒有問出關於這方麵一星半點的事情來,可見這“黑手”做事的確非同一般。

但此時若是自己向曹操提出自己的擔憂,對曹昂留守的事情強加幹涉,便顯出自己有對濮陽抓權不放的嫌疑。思慮再三,還是把話咽回了肚子裏。

“濮陽地處河北,有大河阻隔。若河北袁紹有不軌之心,大公子恐難以支撐,不若調遣夏侯妙才及韓元嗣領兵北上駐防,目下濮陽糧餉充足,更兼人口日漸興旺,既可重新編練軍馬,又可防備北方。不止曹使君意下如何?”

一直站在邊上笑笑不說話的郭嘉此時仿佛是看出了李璋的擔憂,對曹操進言道。

夏侯淵和韓浩皆是曹操的心腹,讓這兩個心腹愛將去現在富得流油的濮陽撿現成,這樣的提議對曹操來說自然是再好不過的。曹操即便有那麼個心思,礙於那地方原是李璋和郭嘉發展起來的,安排自己兒子留守也可能會使得二人心裏不快,所以才推說讓曹昂跟著學習,給李璋打下手。

此時再讓夏侯淵和韓浩上去,用濮陽的錢糧招兵買馬重整部隊。這幾乎等同於刨李、郭二人根基了。誰也有自己的一畝三分地,即便是同在一個陣營,往別人地盤上插親信,那是非常犯忌諱的。

曹操沒有說話,對李璋說道:“這,恐怕不妥吧。濮陽及周邊營區,乃是世民管轄。子修不過暫代職守,待世民返回後還需重歸世民統屬。”

李璋點了點頭說道:“這又有何不妥呢?皆為主公效命,又何分彼此。濮陽乃是元讓統屬,世民隻是署理屯田一職。子修雖是勇武,亦需有人扶持。若妙才、元嗣願意北上,那便再好不過。”

郭嘉提出,李璋答應。

一切看似順理成章,因戲誌才彌留時的囑托,濮陽的李、郭二人幾成了曹操的一塊心病。此時不止將二人拆分開來,還順勢收回了濮陽的治權。曹操仿佛都不敢相信幸福居然來的那麼突然,自己憂慮了幾個月的事情卻這般輕鬆的獲得解決。

“嗯,夏侯淵乃戴罪之人。屢次挫我軍威,原當斬首。此次權當讓他戴罪立功吧,便依郭先生所言,明日操即傳令二人率所部兵馬屯駐濮陽。”

按捺住心中的竊喜,曹操滿臉溫情的對李璋說道:“世民多有辛勞,屢立奇功。本想讓你好生休養,奈何兗州上下依舊離不得你啊。今後行事,即可放開手腳,勿用疑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