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一章 人質(下)(1 / 2)

當天夜裏,出動多日的哈士騎終於陸陸續續返回了營地,這也成了李璋無比憂心的事情。

三日之前,小五帶出去三百騎潛藏在武平城外監視。三日之後,返回來的哈士騎竟不足一百五十人,每個人皆是風塵仆仆,疲憊不堪;作為領軍的小五卻不在返回的隊列裏。

待將返回的騎兵安頓完畢,李璋迫不及待的跑到哈士騎的營區裏一探究竟。

“誰能告訴我發生什麼事情?”李璋掃視了一遍圍攏在篝火旁的騎兵問道。

“稟中郎。”起身的是一名百長,乃是三日前領軍出發的三個百長之一:“我等隨校尉前往武平城監視。我隊負責監視東門的動靜,劉百長負責監視北門。”

姓劉的百長也起身回話道:“稟中郎,我們兩支騎隊監視了一晚上。夜晚三更時分,負責監視南門的騎隊有哨騎飛馬來報,說有黃巾頭目從南門潛逃,令我等一同加入追擊。我等便立即往南麵追去了。在南門外發現許多馬蹄印,有一些是我們的戰馬,掌印裏帶有蹄鐵,但大多數的馬蹄印都不帶蹄鐵的痕跡,略略數來逃跑的黃巾賊寇不下五百騎。我等恐校尉人少,便立即動身順著戰馬的痕跡往南麵追擊。”

“往南?”李璋有點意外,武平往南乃是豫州的地界,若逃跑的是楊司馬本人,他乃是袁紹的手下,應當往東或者往北跑尋機渡過黃河返回冀州才是,為何會是往南跑呢?

李璋覺察到自己打斷手下的彙報有些無禮,示意姓劉的百長的繼續說下去。

“我等追擊了一夜,一路上都發現有被我軍騎兵射殺的敵人,對方似乎一心想跑,並沒有翻身回來與校尉糾纏,屍首裏頭隻有對方的,沒有我方的。我等一直追至卯時上下,隻見前方的有發生交戰的痕跡。我軍傷亡了近三十人,敵人傷亡過百,分了三個方向逃跑。我等不敢分兵,地上有受傷的袍澤指明校尉追擊的方向,我等便照方向繼續追了過去。”

真是擔心什麼來什麼,早上的時候,使者還大言不慚的要小五去做人質,現在倒好了,這頭野牛帶著幾十人就一路攆了三天,按戰馬的腳程來算,早就出了武平地界跑到豫州去了,豫州現在依舊是黃巾軍的地盤,別楊司馬沒逮著,自己卻搭進去了。

“你們追擊了幾日?可曾遇到校尉的兵馬?”

百長點點頭:“我等追擊了一日一夜,次日已經追到了豫州境內。一路上還遇到了少許黃巾毛賊,耽擱了一些時間,折了十來個弟兄。追至南頓(今河南省項城市境內)城附近,發現了校尉所率騎隊的二十餘人與百餘敵騎正在交戰,我等立刻上前助陣,全殲了敵騎。具報,敵騎有兩百左右,有數十人繼續奔逃,留下了那百餘騎阻擊校尉。校尉領著十餘騎突破了阻攔繼續追趕了過去......”

自己三令五申叫他不要逞能,這在別人家門口還浪這樣。李璋有點後悔自己讓小五去監視武平城,若隻單派這些哈士騎的營官去,肯定不會那麼肆無忌憚的往敵人的老窩裏衝。

這時兩名百長齊齊的跪下道:“我等無用,激戰之後戰馬已經疲憊不堪。休息之後再去追趕校尉,校尉已不知所蹤。隻得回營複命,請中郎治罪!”

李璋頓時胸口發悶,隻覺得一口氣憋著不上不下,腦袋裏嗡嗡直響。哈士騎可是自己的嫡係部隊,寶貝疙瘩,雖是濮陽流民營已經成建製的發展輔兵,損失數百人也可以很快補充上來,但這樣的消耗法卻是自己萬萬接受不了的。更讓自己心痛的自然是自己穿越過來便一直陪伴在自己的身邊的小五,兄弟二人雖沒學劉關張那套“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但在情分上卻遠勝於這些口頭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