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八章 出使(中)(1 / 2)

奔逃呼叫的斥候如同一滴落入了油鍋的涼水,地平線的另一邊頓時炸裂開來,揚起了漫天的塵土。

小五連忙挽住了撥雲的韁繩,撥轉馬頭往後奔跑。恍如是捅了馬蜂窩的熊孩子一般,屁股後頭黑壓壓跟著一大群匈奴騎兵。

李璋定睛看去,對方氣勢雖猛,但人數也隻有幾百人。雙方都已經進了對方的視野,匈奴人長期在這片區域肆虐管了,對當地守軍的戰力一直都是相當藐視的。看著李璋這頭也不過數百騎兵,完全沒打算收住馬勢重整隊形,一窩蜂似的便要衝殺過來。

“哈士騎!迎擊!”

既然對麵連問問己方來意的過場也不願走,自己跟他們也沒什麼好說的,對待匈奴人,能動手,咱們盡量別逼逼。

三百哈士騎守住馬勢,快速重整隊形,兩翼分散準備從側麵包圍這幾百名匈奴騎兵。

匈奴人是馬背上的民族,從生下來便是與馬匹為伴,是天生的騎兵。對於騎兵的作戰方式當然不會陌生,見對麵的騎兵想要從兩翼包夾自己,分散在兩側的匈奴騎兵不用指揮,隻覺的往左右擴開,形成兩個翼麵。原本的一個拳頭變成了三叉戟一般的陣型,兩個翼麵迎著哈士騎突進的方向便要衝殺過去。

哈士騎也發現麵前的對手並不像那些黃巾騎兵那般粗疏無腦,自己左右包夾的意圖匈奴人顯然已經識破。營官們立刻調動騎隊,就地形成了射擊陣型,操起手上的弩槍,對迎麵衝來的匈奴人進行了火力壓製。

哈士騎的反應很陣型的變換出乎了匈奴人的意料,當他們發現這次來的漢軍不像過往遇到的那些,被自己一個衝鋒就潰散奔逃,反倒就地轉攻為守形成了射擊陣型。

弩槍的威力更是大大的出乎了匈奴人的意料,兩百步開外匈奴人還在尋思是拉開弓箭和對方比試騎射功夫,還是揮著馬刀直接衝將進去將對方殺退。帶著三棱箭頭的羽箭便已落到了自己的頭上。

匈奴人的手拉弓射程在百步之內,要精確殺傷更是需要到靠近到數十步以內。

哈士騎人數稀少,麵對同樣快速衝刺的騎兵,拋射的精度並不理想,有意放慢了射速,重新拉上弩機。匈奴人已衝到了百步之內,拋射改為平射,營官一聲令下,上百張弩槍同時對正麵襲來的匈奴騎兵射擊。

匈奴人缺乏鐵礦,打造武器都非常勉強,幾乎不存在金屬護甲。身上甚至連皮甲都沒有,隻穿著厚重的羊皮衣服,在三棱箭頭麵前防禦能力極其低下,未待搭上弓箭,許多匈奴騎兵已經被射落馬下。

交戰雙方的表現皆出乎了對方的意料,匈奴人沒有因為身邊不斷有人墜馬而驚慌失措,進入了射擊距離的操起弓箭在奔跑中與哈士騎對射起來。

李璋並不奇怪,自己的哈士騎與中原的騎兵比起來可以說是一個頂倆,但和這些天生的騎兵比起來,並不占多少優勢,若非依仗強弩和馬鐙的優勢,甚至還不如這些匈奴人。

拚消耗不是辦法,小五身後依舊跟隨著上百匈奴人,離自己已越來越近。

李璋拔出腰間的馬刀:“槍騎營,隨我出擊!”

兩百槍騎兵組成了衝殺梯隊,用特有的楔形騎陣迎著匈奴人正麵發起了衝擊。

匈奴人手持著各種兵器,長槍、彎刀、短斧......各式各樣。與整齊劃一的槍騎兵甫一接觸,立刻明白了一寸長一寸強的的道理。

一丈長的騎兵長槍,整齊的排列,齊刷刷的戳進了匈奴人的胸口,第二波,第三波。

雙方戰馬嘶鳴,不斷有相互高速撞擊在一起的騎兵倒下,如同兩列高速行進的列車迎頭相撞。槍騎營的人數占了極大的便宜,隻有百人匈奴騎兵毫無縱深可言的,被幾波衝擊直接打透,李璋揮舞著馬刀劈翻一個又一個被衝擊得暈頭轉向的匈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