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五章 強盜遇上賊打劫(下)(1 / 2)

大部遷徙的痕跡把呼廚泉的位置完全暴露在了對手的麵前,此刻的李璋已經把握了極大的主動,雖是人馬不多,隻有兩千的騎兵,但卻置身於的一種敵明我暗的微妙狀態之中。

兩千騎兵仿如草原上兩千頭凶惡的野狼,正趁著夜色悄無聲息啊的像那群數量龐大的獵物悄然逼近。

白日的奔波勞碌,極大的消耗了匈奴人的體力。疲憊降低了他們對危險的感知能力,麻痹了他們原本作為獵手那無比敏銳的神經。

與當年大將軍衛青初戰匈奴,批亢搗虛,孤軍深入,直接襲擊匈奴的祭天聖地龍城不同,此次李璋帶領的孤軍,卻是要襲擊匈奴大單於本部。

而兩者相同之處,莫過於當年的匈奴單於伊稚斜輕視衛青這個靠著姐姐上位的裙帶將軍,將作戰重心放在名氣更大的李廣、公孫敖身上。而現在的呼廚泉單於,則是根本沒想到在那麼短的時間裏,李璋居然敢帶著數量隻有兩千的騎兵,直接來端自己的老窩。

靠著夜幕的掩護,裹蹄銜枚的兩營騎兵已經悄悄的行進到了匈奴大營附近隻有數裏的地方。

若是依照常規作戰方式,此時最好不過的戰法就是發動夜襲,將匈奴大營連人帶貨一鍋端,一把火將匈奴人這大半年的積累,連同他們想退回河套修養生息的希望一起燒掉。即便呼廚泉僥幸沒死在亂軍之中,根基盡毀也再沒什麼餘力和大漢朝廷討價還價。

但常規的方式,並不適合這支非常規的兵馬。對於極度依賴陣型與配合的哈士騎來說,夜裏偷營混戰顯然是一個自廢武功的打法。更不必說已經漸漸往重騎兵方向發展的槍騎營,無論作戰方式還是武器選擇,混戰都是以己之短去攻敵之長。

而讓李璋放棄夜襲的打算的最主要的一點原因則是:匈奴人的兵力未明,並且夜襲混戰會將禍及數量眾多的大漢子民。

抵進敵營,有了地利;攻其不備,有了人和。當地平線露出第一縷曙光,李璋所等待的天時也已來臨!

旭日初升的一刻,背對著陽光兩千騎兵已經拉出了整齊的隊列,抽打的戰馬,刺眼的陽光讓這支衝殺起來的兵馬如同天兵下凡一般。

數裏的距離對於高速推進的戰馬而言,不過是片刻之間。匈奴人經過一夜的休息也恢複了體力和精神,但現在他們卻沒有了重新集結的時間。

呼廚泉在大帳中聽到了外邊如悶雷般的聲響,成千上萬隻馬蹄整齊敲擊地麵發出的聲響是匈奴人最熟悉不過的天籟之音。同時也是給數不清的匈奴人敲響的死亡喪鍾。

匈奴人即便休息也不會離開自己的武器和戰馬,許多已經反應過來的匈奴騎兵無需命令便提刀躍馬殺出了營地。

與傳統漢軍繞營挖塹,安放拒馬修築圍欄不同,匈奴人的營帳布置分散,隻為了便利發揮自己騎兵快速集結的優勢,並沒有絲毫利於防守的工事可以依靠,更何況這支匈奴大部隊正在拚命遷徙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