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三章 勞模(下)(2 / 2)

張楊漸漸來看清了來人,正是殿後的李璋。身邊隻有十餘騎兵馬,渾身上下髒亂不堪,衣甲發髻也顯得有些散亂。

“是李中郎?”劉協驚叫道。

張楊回道:“是李中郎,想必是攔截匈奴不成,帶著親衛逃了出來。陛下我等不可在此耽擱,馬上先隨臣返回野王,否則必為匈奴所擒!”

沒待張楊下令,李璋已經奔到了隊伍前頭,和小五交換了一個眼神後翻鞍下馬。

“陛下,李璋來遲但請恕罪。”

“賢卿莫要多禮,戰事如何了?”

“回陛下,匈奴人已被我營伏擊,傷亡慘重,已退兵回去了。李璋先率親衛前來告知陛下,但可放心上路,後方已無危險。”

劉協頓時心花怒放,抓著李璋的手高興說道:“李賢卿真有乃祖飛將軍之風,真乃虎將也。朕此次得以脫困,全賴賢卿之功。”

公卿宮人們聽說匈奴人已敗退回去,自是激動萬分,皆向前來向李璋道謝。

一一見禮之後,董承向天子行禮道:“陛下,李中郎功在社稷,回都後請陛下重重賞賜。”

劉協興奮的連連點頭:“理當如此,理當如此!”

李璋恭謙一番後,讓過身子,向張楊也行了一禮:“此戰多得張太守仗義相助,璋不勝感激。”

張楊臉色有些窘迫的回禮道:“哪裏哪裏,李中郎真將才也。某不過略盡綿薄,當不得什麼功勞。”

夜幕降臨,沒有了匈奴追擊的後顧之憂後,護衛天子的兵馬也就地修整起來等待郭嘉的後隊趕來。一夜裏李璋與天子公卿談笑風聲,給不少人留了頗好的印象。

夜盡天明,同樣衣甲有些破亂的陷陣營官兵稀稀拉拉的趕了上來。眾人重新上馬,護衛著天子繼續向前趕路。

※※※

野王(今河南沁陽附近),張太守的駐地。經過天災和匈奴人的洗劫,整個河內已是民生凋敝。一行人進了城中,張楊把太守府空了出來臨時當做天子的行宮。

由於本身的軍馬並不多,偌大的城池顯得有些空曠。雖是對曹軍依舊心生警戒,但同為天子護衛,自然不敢對李璋的軍馬拒之門外,便也將李璋手下的三營兵馬放入城來。

也不怪張太守心大,自己的這點實力,若是曹操真想拿下河內,就是不放這些幾千人馬入城,回頭來的沒準就是曹操的兗州主力。張太守歎了一口氣,隻得乖乖的由著這些兵馬雀占鳩巢,甚至對陷陣營等上城頭與河內守軍一同接管防務也選擇默認。

同樣是當兵吃餉的,這兵和兵的差距怎麼就這麼大呢?想起自己帶出去四、五千的兵馬,和匈奴人一上手便折了兩千人,剩下的在回野王的路上溜號的又有近一千。還沒怎麼著,自己一進一出野王的守軍就少了三千多,剩下的皆是垂頭喪氣,仿如死裏逃生一般。而曹操手下這些兵馬,居然數敗匈奴人,奔波過後還如此鬥誌昂揚。

更可怕的是,護衛天子的軍隊前腳剛進野王,後腳便有民夫和士卒從兗州運送糧草到城下供給。兗州這樣的實力,豈是自己所能抵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