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八章 翻臉(下)(1 / 2)

一旁的沮授也勸說顏良莫要衝動,要攻城也不急於這一時,便是騎兵退讓幾步,又能妨礙到什麼呢?

對於外行,顏良無從反駁,隻得揮了揮手,示意前軍的騎兵散開,和步兵混雜站在一起。若非看在自己有幾萬大軍,對方根本沒有能力偷襲,顏良根本不敢做這種自亂陣腳的事情。

城頭上的李璋心滿意足的喊道:“沮授先生稍待,璋立即命人打開城門。”

駐守城門的士兵聽到傳令,七手八腳的將原本頂在城門上的磚木挪開,嘎吱嘎吱的把城門打開了一條隻容一人入內的縫隙。

沮授帶著兩名童子閃身通過了城門,李璋和郭嘉早已在城門洞口處等待,隨同迎接的還有那一千作為預備隊的陷陣營士兵。

陷陣營皆是勇武精壯的漢子所組成,盔甲盾牌無比光鮮,排起整齊的隊列如同山林裏頭的百年喬木一般,在這狹窄的空間裏,陣勢懾人,看上去人頭洶湧,不知有多少這樣的兵馬。

沮授心裏頭更覺得自己是來對了,李璋還有這麼多精兵未曾投入戰鬥,繼續拚殺下去還不止要造成多少傷亡。

“沮授先生大名如雷貫耳,璋今日得見,不勝榮幸。”李璋率先出來向沮授躬身一禮。

沮授連忙回禮道:“久聞李中郎大名,今日得見,實乃沮授之幸。”正要和李璋繼續搭話,卻發現了一個熟麵孔站立在李璋身旁。

“這莫不是潁川的郭奉孝嗎?”

郭嘉淡然一笑,拱手行禮:“正是,嘉與先生昔日同在袁冀州帳下效力。當日一別,經年不見,先生可還安好?”

沮授認得這年輕人郭小夥,當年在冀州之時,郭嘉曾投奔在袁紹帳下,也曾多有良策獻上,隻是袁紹這人對麵子喜好重於對實際人才的渴望。郭嘉在冀州過得非常不順心,所以才毅然的離了冀州流落這濮陽街頭。

而沮授同樣作為帳下的謀士,對著小夥子的見識和本領自然是有所了解的,但出於冀州謀士們相互排斥的尿性,他自然不會為了一個潁川來的年輕人說好話,跟不會去挽留一個有可能的勁敵。

此刻與郭嘉相見,麵對一個有真才實學的對手,卻又不是沮授所想見到的。

李璋一旁打趣道:“故人相見,份外難得。奉孝此刻在李璋手下任一小小的行軍司馬,比不得先生在袁冀州處的高就啊。”

“以二位之才,若在我主袁冀州的帳下,成就定不在沮授之下。此時豈不正是二位晉身之機嗎?若與我一同將天子迎奉至冀州,沮某當在主公麵前保薦二位,將來也不失封侯之位啊。”

郭嘉笑道:“嘉在河北也曾居住過一段日子,河北名士智者何其多也,嘉此等不入流的淺陋之人,實在不足以與諸位高賢共事。辜負了先生一番美意了。先生博學多才,不知對我兗州兵馬有何看法?”

沮授搖頭道:“兗州兵馬雖也算的上是英勇,但這破敗小城如何能抵擋我河北雄武之師?還望二位懸崖勒馬,免得玉石俱焚。隻消將天子交出,沮某可保二位及城內諸人平安無事,願去願留,單憑自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