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璋點頭會意,改口稱道:“曹校尉安好。”
曹操滿意的點了點頭:“世民安好。”
一個手握十萬大軍的“校尉”,和一個手握這個時代最先進精銳戰力的“白丁”,在大殿外“領號排隊”。
“世民初入朝堂,若有什麼疑惑,但可向操詢問。”
夏侯惇等兗州將領也陸續到來,沒有打攪前邊兩人的談話,依次排列在了後邊,安靜的等待著領受屬於自己一份功名。
李璋回頭向後邊的人群致意了一下,對曹操繼續說道:“這皇宮內的宦官竟如此目中無人,依舊對朝臣頤指氣使?”
曹操嗬嗬一笑道:“自打十常侍謀害何進大將軍之後,袁本初帶兵屠盡雒陽城內所有閹宦。操也曾阻止,卻被笑作是閹宦之後。我祖曹騰雖是宦官,然對大漢天子忠心耿耿,非是蹇碩、張讓之流,仍不免為天下好事者所非議。畢竟閹宦亂政,天下才變成這廝田地。但陛下畢竟需要有人伺候,除了從長安隨行帶來的宦官,剩下的也隻能依照原有規矩重新招募了。”
李璋一時氣憤,險些忘記了曹嵩那老Y棍乃是宦官的養子,領導也是閹人的後代,一句話說在領導麵前,便也有些後悔。
曹操似乎並不計較,畢竟身為男人,本性上就是厭惡這些不陰不陽的家夥。
“操亦不喜這些閹宦,奈何陛下身邊終歸離不得這些人。若不用宦官,與製不合。今日之後,世民便不是白身了,這些閹貨,斷不敢再小視於你。”
“宣!典軍校尉曹操及兗州諸將入殿!”
曹操整理一下衣冠,拉著李璋的手說道:“世民跟隨在操身後,一同入內見駕。”
“陛下萬歲!”
“眾卿免禮。”
劉協身著大紅錦袍,頭戴冕冠端坐正中。接受了殿內所有人的朝拜後,大朝會正式開始。
侍立一旁的宦官打開了一卷詔書,開口念道:“典軍校尉曹操接詔。”
走在後頭的封賞卻在前頭,此時的領導意氣風發,邁步走到大殿正中:“臣曹操恭聆陛下詔諭。”
“典軍校尉曹操,忠臣之後。曹家世代忠於王事,勤勉謹慎,殊為難得。曹操自舉孝廉始,不避權貴,公正執法。先帝稱其忠義,遷為典軍校尉。數十年盡忠職守,平亂戡暴。更逢天子為難之時,不避險阻,千裏救駕,朕遍覽史冊,古之忠臣,未有如此。今拜曹操為大將軍,授王劍,統禦天下兵馬,行生殺予奪之權。封武平侯,食邑萬戶。”
“臣曹操,謝陛下隆恩!”
曹操朝著天子下拜之後,劉協起身,親手將代表著執掌天下兵馬之權的寶劍和虎符都授予了曹操。
曹操接過寶劍、虎符,朝天子再行一禮說道:“臣蒙陛下信賴,執掌天下兵馬。定為漢室江山赴湯蹈火,死而後已!”
宦官打開第二卷詔書念道:“大將軍曹操,才能卓著。詔其兼領司空之職,賜其劍履上殿,入朝不名!”
大殿內一陣交頭接耳,“劍履不名”。上一個有這樣的待遇的人姓董名卓,差點沒要了殿上不少人的老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