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涼鐵騎速度極其迅捷,因為地處河西,與西域諸國交流密切,容易得到來自大宛等地的優良種馬。
以戰馬的速度來看,必定是體格優良,能騎乘這樣戰馬的騎兵,也定然是西涼軍中的精銳。
直接上去硬磕估計哈士騎要吃虧,槍騎營此刻又在千裏之外。
“防禦陣型!”
哈士騎大多數人分不出對麵是哪裏人,但他們也分得出對麵的戰馬絕不一般。不止是速度,體型上也比他們所騎的高大上一截。
不敢輕敵,連忙按百人隊為單位擺出射擊陣型,抄起弩槍向西涼騎兵射去。
西涼人也是吃了一驚,騎射是遊牧民族的專業技能。自己和曹軍交鋒過,曹軍騎兵不善騎射,對陣也是以相互衝擊為主,為何在押糧隊裏還藏著一支射騎?
但戰馬不容他們多想,衝起來的戰馬極快的拉近雙方的距離。
哈士騎對這樣的情況也極不適宜,之前哪怕是對匈奴人,也沒有遇到過這樣的情況,這馬太快了。
沒等哈士騎這邊打出幾箭去,數百名西涼騎兵已經殺到了近前。
“我操,這什麼情況?”
這防禦箭陣對誰也是屢試不爽,現在這種情況還是第一次碰到。
但急歸急,長時間的訓練和配合,讓哈士騎們心理素質非常過硬,見箭陣無效,不待李璋下令,各百人隊長便帶著百人快速分散開來。
這一重拳打到棉花上,除了一個百人隊跑得慢了一些,被西涼騎兵撞個正著,隻得拔出馬刀硬著頭皮對抗。
其餘四個百人隊快速繞到了四周,繼續邊跑邊射擊。
硬抗的百人隊下場非常悲催,快速的馬隊奔襲而過,輕騎兵們紛紛落馬,上百人片刻之間隻有十來人成功跑了出來,其餘人都淹沒在了這股洪流裏。
李璋無比肉痛,自己就那麼點兵馬,以後還要留著做種子的,你他娘這麼就給去了上百人。
趕上來的哈士騎越來越多,漸漸的全部圍攏了上來,將這幾百西涼騎兵圍困在其中,不斷用弩箭教訓這些不打招呼,上來就衝鋒的對手。
西涼軍從未見識過這樣的打法,一向都是仗著戰馬高大快速,和自身出眾的馬術生吃對手的。這種連跑帶圍的打法匈奴人常用,但是能讓上千人配合的那麼天衣無縫,即便是匈奴人最精銳騎兵恐怕也難以短時間反應得過來。
三棱箭矢極具殺傷力,一擊未果的西涼軍被一頓圍毆,在隊伍外圍的人紛紛墜馬。
但勇武好鬥的性格決定他們不會屈服,放棄集群衝擊,西涼騎兵立刻分散開來,快速的向四麵八方飛奔而去,各自找尋打擊目標。
隻要能貼身,中原人馬上的本領肯定不如我們!
隻不過這些西涼人明顯打錯了算盤,失去了集群衝鋒的兵力優勢,變成各自為戰的時候,哈士騎的長處便再次被發揮了出來。
馬快,這點哈士騎比不了。騎射對付密集目標非常奏效,但對這種分散的快速目標弩弓便不是首選。
營裏士官們皆拔出馬刀,以一伍為單位的菱形近戰隊列再次出現。
任西涼人對自身的馬術有多大的自信,在一把把快速鋒利的馬刀對著自己上中下三路齊齊劈來的時候,也隻能嗚呼哀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