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一觸即發的“戰鬥”(1 / 2)

怒氣衝天的張淑琴一腳踢開外屋門,“咣當”一聲巨響,張大衛被驚醒了。

張淑琴將拿著菜刀的手藏在了身後。她已經暗下決心:上次欺負我弟弟,這次再來找我大侄子的麻煩,不給你放點兒血你就不知道老娘的厲害!

離得近一些,張淑琴看清了劉四貴手裏確實拎了一根棒子,便停住了腳步。張淑琴並不是被嚇住了,而是考慮到“一寸長一寸強”,自己的“短刀”恐怕在“長棒”麵前討不到便宜。就給呂笛雅使眼色,意思是讓她去找長一些的家夥,比如鐵鍬、鋤頭……

張大衛睡了一宿好覺,除了昨晚啤酒喝得多了些起了幾次夜外,幾乎連夢都沒有做。說實話,別看他不讓家人往外說,其實他內心還是有一種小驕傲的,成就感、滿足感甚至是自豪感也都快要爆棚了,隻是——他外表控製得很好。當然,這也“歸功於”脾氣暴躁的張沐,如果自己流露出來,肯定會被“迎頭痛批”的。於是,聰明謹慎的張大衛還贏得了低調謙虛的美名。

回味著昨天的手術過程和在眾人麵前拿捏得恰到好處的表現,張大衛不自覺地露出了笑意。他看了看手機上的時間——該起床了。

張大衛站起身提著褲子,順著窗簾的大縫隙看到了外麵可怕的場景:劉四貴提著大棒著站要院門口兒,大姑背手握著菜刀,老媽從倉房拽出一把鐵鍬……

“哎呀媽呀!”張大衛驚呼一聲就跳下了地,沒顧得上穿鞋、光著腳丫子就跑了出去!

…………

馮元坐車來到村部時,齊久仁院長和黃文早已收拾妥當,聊著疫情防控的事情。

齊久仁對河興村的“嚴防死守”給予高度評價,他說:不容易啊。在外走親戚的不讓回村,這樣還行,畢竟他們也有些擔憂和害怕,不回家就不回家吧。但,說不讓出去,全村真就一個人都沒出去過,這工作可真是難做啊。剛才你通過大喇叭又是一廣播,我才明白,你們的宣傳教育工作做得到位啊。

黃文笑著說:村民的素質都提高了。特別是近些年,通過脫貧攻堅我們不但扶產業,也搞了“誌智”雙扶,開展村民素質提升工程。可以說,效果非常明顯,大家在潛移默化中都有了改變。

“這一點我承認。但是,村裏出了一位從江承市回來的人,被帶走進行集中隔離醫學觀察,大家還得老老實實圈在村子裏,那是多大的心理承受能力啊?膽子小的都得嚇麻爪兒嘍。你們村幹部,特別是全體村民,真的讓我敬佩!”

“主要是村民,認識很高,特別理解,特別支持!隻有共同努力,一定的闖過難關、戰勝疫情的。”黃文笑著說的都是“高風亮節”的話,至於劉三富半夜闖關、梁山石一心要住院的事兒,他是隻字不提。

兩人正聊著,馮元推門進來了。嘴裏哈著氣問候道:齊院長,昨天休息得好嗎?

齊久仁笑著說:挺好的。屋子也挺暖和的。

黃文:這是馮元書記特意安排人多燒了火。

“謝謝啊,想得真周到。”

馮元:是我謝謝您才對啊。為了我們村民,您親自開車來給做手術,還得隔離在這兒——對了,手怎麼樣了?

齊久仁舉了舉左手,說:問題不大,就是肌肉挫傷,抹了藥也吃了藥,包百歲給我拿來的,養養就好了。剛才我和黃文還誇你們村子治理得好呢。大過年就這麼封著,大家都沒有情緒波動,不容易啊。你這個支書,當得夠格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