芙蓉四年級的時候,越來越沒有心思念書,但是放學回家,她是非常勤快又積極的一個,她的勤快不是勤奮。
對於學習,她越來越不上心,似乎沒有多大的興趣,或者說她的興趣更廣泛了,比如,她中午放學回家就急著幫梅香燒水燒飯,吃了飯也主動洗碗,或者帶著弟弟妹妹去玩;晚上放學,她放下書包就去給羊子割草,挖野菜給雞吃;要麼就帶著弟弟妹妹一起,拿上小鏟刀去濕地上挖蚯蚓,挖了回來喂鴨子,順帶擼兩把楚樹葉子回來喂豬;到了星期天不上學,幹脆跟著村裏大一點的孩子一起去塘邊上拉小鵝草,人家挑著,她挑不動,就拎一個籃子,拉上一籃子回來剁碎了喂鵝吃。
梅香起初誇她勤快,後來想想不對勁,二妹回來也做事,比如掃掃院子,抹抹桌子板凳,可她更多的時候是在瞧書寫作業。而芙蓉呢,總也不見她瞧上半個時辰的書,也不曉得她作業寫完了沒有,有時叮囑幾句,她總是說曉得的,梅香畢竟不認識幾個字,主要也是地裏的生活太忙了,根本也顧不上孩子們的這些事。
直到放暑假的時候,過了一個星期,梅香問她們倆暑假作業的情況,二妹說已經寫完了,芙蓉卻含糊著說還有一點。夏天一忙起來,哪裏還管得了孩子們啊,每天幾個孩子都赤著腳到處跑,能讓他們吃飽不餓著,已經很好了。期間,梅香也關心著問了幾次,芙蓉的回答都是還有一點。
梅香當年去北京,也明白了不識字、沒有學問的苦情,便一心希望孩子們既然能有機會念書,還是要多讀些書,起碼得多認得一些字,長大以後到底不一樣的。
就說富貴吧,他沒有別人那麼靈活,也不會在外場上說話,可是,他到底念到了高中畢業,家裏有什麼賬,大小事情,他拿出算盤和小本子,撥撥寫寫的,從來沒有一筆糊塗賬,可見,念書到底才是最有用的;就說當初念在他是烈屬家庭,培養他做赤腳醫生,要是他連字也不識一個,那也不可能有那個機會,隻不過他自己後來不曉得珍惜就是了,那是另外一碼子事。
二妹雖然早就做完了暑假作業,梅香卻有時也能看到她還會瞧書,既然她是在瞧書,梅香也不問她瞧什麼書。可芙蓉呢,總是說還有一點沒有寫完,但是也極少能看到她在瞧書,梅香便暗想:如果是這樣,那就讓她多做點事,讓她吃點苦頭,醒悟到還是念書舒服,大概就能收了心。
“芙蓉啊,今年三家合夥一頭牛,一對一個星期的養,輪到我家時,這料理老牛的事就交給你了,隻要不下雨,就牽到山上去放吧。回來呢,再讓它在塘邊上打個汪,它就舒坦了,要是下雨呢,你就去割牛草回來喂養。”
梅香抬頭瞧著芙蓉的神色,芙蓉滿嘴應承下來,說道:“阿媽,這個不要你煩神的,放牛,還不是最簡單的事麼,羊子我一把帶到山上去吧,省得還要單獨去放,也是耽誤時間的,就是弟弟妹妹沒時間看著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