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第二天青蘊早早就去了榮壽堂。其實老三媳婦打什麼主意老太太心裏明鏡似的,隻是董家小子功名還沒下來;二丫頭嫁妝厚,董家家事也簡單,如果到時候那小子中了進士,那麼這門親也不是做不得。
三太太過來的時候青蘊正陪老太太說著話,見老太太神色如常,她這才放了心。畢竟是沒有過明路的,即使以老太太的精明,怕是早把她的心思猜了個透,不過凡事還是謹慎些好。
“你娘家嫂嫂住的還算習慣。哥兒有什麼不懂的地方讓他盡管去問仲明,這樣的出息,日後怕是個前途無量的。”
“母親跟大嫂這樣細致妥帖,哪裏會有什麼不慣的。嫂嫂跟淩哥兒感激還來不及呢。”
“能有個這麼會讀書的孩子,也是你們董家的福氣。就是不曉得迎遠這一輩什麼時候能給我中個進士回來。”
老太太說著便瞧了大太太一眼,大太太有些不好意思了,便說:“老爺說迎遠的文章做的還是不錯的,隻是火候還差那麼一點。再曆練個幾年也就罷了。”
三太太瞧了半天也沒見著大房長媳,便多嘴問了一句:“怎麼沒見著迎遠媳婦。”
“她身子有些不舒服,今兒早上硬是撐著說要來給老太太請安,是我好說歹說才攔下了。老太太心疼她們小輩,斷沒有因著規矩而為難她的道理。”
她們兩個妯娌鬥了小半輩子。她要強,老三媳婦比她更要強。其實若不是因為自己是長媳婦,又是老太太的娘家人,她怕是也不能這麼牢牢地壓著老三媳婦一頭。
不過這些話就不是青蘊青重她們能插嘴的了。今兒老太太看著精神似乎不太好,於是眾人散的也早些。隻是臨了的時候老太太說了一句讓大太太留下,青重擔憂的看了一眼自己的娘親,而三太太的眼裏則滿是羨慕。
回去的路上,畫枝說花園裏的花開了,又說陪著她去散散心。昨天的事著實是讓她心裏不那麼好過,她就也沒有推辭。待眾人散去,老太太瞧著坐在下首的顯得有些心不在焉的大媳婦,臉色就先不好看了起來。都這麼大的人了,嘴不機靈,心思也不靈巧。真是不知道自己當年怎麼會聽了娘家人的話,挑了這麼個人給仲明做媳婦。
“你有沒有去瞧過董氏母子?”
大太太不料老祖宗開口隻是問這些微末小事,人愣了一會兒,才說:“府裏事情多,媳婦還沒來得及親自過去。何況是老三媳婦那邊的親戚,媳婦若是去了,倒也不像。”
“糊塗!”
老太太聲音陡然提了一個度,這可讓她頗是不知道如何是好。
“你是這府裏的當家太太,如今這府裏來了客人,你不去打點,難道還等著我這個老婆子給你打點安排不成。”
“是媳婦錯了,還請母親不要生氣。”
這麼多年來都是這樣,不管自己怎麼辯解,老太太隻會越來越生氣,倒不如一開始就認錯,這讓反倒少受些責罵。隻是大太太心裏終究是覺得難受的,自己都這麼大的人了,還要被當成個不懂事的孩子一樣訓斥。也曾經跟老爺抱怨過幾句,哪知老爺半點不體諒她,還責怪她不賢惠。如此,她心裏便暗暗下定了決心,要給青重找一個好想與的婆婆,若是沒有婆婆就更好了。
老太太冷眼瞧著自己的大兒媳婦,真是罵也不是哄也不是。就這麼僵持了一會兒,她才跟大太太說:“好了,待會兒從我這裏出去,你也別急著回房,先去見見董家人再說。”
“是。”
“這次讓你留下來,倒不全是為了這件事,我隻是想同你商量商量。三丫頭的孝也守完了,也是時候給她找個婆家。”
雖然大太太知道青蘊的婚事老太太肯定是準備交給她來辦的,也算得上是早有心理準備。但如今聽了,還是覺得有些犯難。眼瞧著青重也要及笄,為了自己女兒的婚事她都快忙的焦頭爛額,如今既還多了一個青蘊。
“既然是母親的交代的,媳婦竭盡全力辦了就是。隻是三丫頭的景況母親也曉得,到時候怕是找不著特別出挑的人才。”
是要把人都留給青重吧。手心手背都是肉,雖然青重是她打小帶大的,但青蘊畢竟也是自己的孫女,是二小子唯一的骨肉。
“你先看著辦吧,隻是人品不能差,即使家事不行,但也一定是要個有前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