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蘇和朱文運加上幾個鎮裏的富商,在茶樓裏敲定了鋪路的具體細節,不管是為了什麼,他們都對修路這件事充滿了期待,剛到次日,就熱熱鬧鬧地辦起來了。
修路畢竟是大事,這幾個富商也都不是光出錢不要名的人,一番合計之下,朱文運準備將它當作大事來辦。
在即將開修的道路邊上,鞭炮聲整整響了半日,朱文運兄弟和那些參與的富商一個不漏的露了麵,就連想要低調點的魏蘇也被他們拉出來遛了一圈。
這般聲勢浩大的宣傳之下,整個鎮子的人都知道了要修路這件事,想到之前奇貨居暢銷的自行車,心中紛紛期待起來,自行車雖好,但奈何路不平,以後有了什麼水泥路,豈不是神仙生活?
聽說朱大人征集壯漢修路,紛紛踴躍報名,修路可是見大好事,更何況還有銅板拿,何樂而不為?
修路這件事如火如荼地開展起來了,整個鎮子都陷入了空前的熱潮當中了。
魏蘇對這件事也充滿熱情,在楚子歸等人送水泥粉過來時,特地去圍觀了,不過看著看著卻不免皺起了眉頭,修路是個大工程,參與者甚多,恰逢春去夏來,天氣漸漸熱了,修路的漢子各個光著胳膊卻還是熱得受不了,更何況這裏還沒有水源,雖然有敞口的大水缸,但天太熱很快就蒸發了,還容易落灰,隻能等著自己的妻兒時不時給自己送點水,但這也太不方便了一些。
若是有礦泉水就好了,想到這裏,魏蘇雙眼陡然一亮,現在沒有礦泉水,但是他可以製造礦泉水啊。
想幹就幹,魏蘇琢磨了一番之後決定動手準備古代版的礦泉水,沒有塑料瓶,魏蘇想到了長在村子中的那一簇簇野竹子,每一個竹筒的大小都恰好合適,不會太大也不會太小,用來做礦泉是的瓶子剛剛好。
有了頭緒,魏蘇直接回了村子找了族長,與他商量雇傭村民砍竹子的事情,楚子歸等人忙著製造水泥,家中也需要人,魏蘇現在的人手遠遠不夠,隻能雇傭村裏的人幫忙,不過這也不得不說是一件好事。
魏蘇近來太過惹眼了些,又是奇貨居又是水泥,即使村裏人不知道他具體賺了多少,但不妨礙他們猜測魏三郎是發財了,短期內或許隻會有人酸一兩句,但時間長了,難保不會有人眼紅做出其他什麼事情來。
魏蘇將雇來的村民分成三撥,第一波負責將竹子坎城一段一段的,第二波負責並在每一段上製作一個塞子,第三波則負責向每個竹筒內灌水,這個水就是魏蘇從後山中引下來的山泉水。
這個工作並不難,比種田輕鬆很多,魏蘇給的報酬也不低,每天每人五個銅板,這事一出,原本對魏蘇有些意見的村民頓時眉開眼笑起來,一個個競相誇讚魏蘇仁心。
魏蘇的心情也好了很多,這簡直是一舉兩得的事情。
村中隻要能幹得動的不管男女老少都上陣砍竹子,就連一直閉門不出的魏氏也偷偷加入其中,見魏蘇按時給她銅板了才鬆了一口氣。
這段日子魏氏過得著實有些艱苦,之前在魏家時魏成將魏老太拉去抵擋野豬,導致魏老太被野豬踢到在地落得了殘疾,現在還癱瘓在床,因為這事魏鐵錘差點將魏成打死,幸虧被她攔下來了,可惜父子倆的關係再也回不到從前了,家中一片愁雲慘淡,聽說魏蘇雇傭村民做活,她也是下了好大的決心才出來的,幸虧魏蘇沒有和她多計較。
魏蘇當然不會和她多計較,之前是因為魏成一家欺負到了他頭上他才反擊的,平常他根本不屑去欺負他們這一家,老的老小的小,就連唯一的男人也格外懦弱。
因為全村的人基本都參與其中,竹筒水的數量越來越多,魏蘇借了王家的驢車將這些竹筒水運到了鎮裏,受到了極大的歡迎,朱文運顧忌著魏蘇背後的蘇瑾,不敢太過占魏蘇的便宜,以一個銅板一瓶水的價格將它們買了下來。
銷售給朱文運之後,魏蘇的水還有剩餘,放在奇貨居中一起銷售,雖然現在並不缺水,但這種特殊便捷方便攜帶的水一出現就吸引了鎮中人的注意,價格也不貴,許多人嚐試著買了一兩瓶。
魏蘇受了啟發,特別製作了一些蜂蜜水放在竹筒裏單獨售賣,也廣受好評。
在修路期間,為了方便,魏蘇直接搬到了奇貨居後麵的屋舍中居住,少了魏蘇,蘇瑾總覺得有些不習慣,在魏蘇離開的第二天就隨著魏蘇的腳步搬到了鎮裏的屋子裏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