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個女生當時就哭了,直接從教室裏跑了出去,整整一個上午都沒有回來。
事後我問我的同桌,你為什麼要這麼做。
他給我的理由是‘好奇’。
因為好奇,他趁著我不在的時候,偷偷打開並閱讀了那個女生寫給我的信。
因為覺得有趣,他當眾將這封信的內容讀了出來。
顯而易見,他的這種做法,侵犯了別人的隱私。
而他這麼做所帶來的後果,是他自己被叫家長,而那個女生卻也因此被其他人笑話。
在發生這種事情之後,我再也沒有接受過女生的情書,當然,我指的是那些我不感興趣的女生。
並且我也嚴詞警告我的同桌,不允許他再翻我的課桌,同時養成了每天回家必然把課桌清空的習慣。
看起來似乎很尋常,隻不過是讀了別人的情書罷了。
但事實真的隻是如此嗎?
這樣一件侵犯人隱私的‘小事’卻給那個女生帶來了很嚴重的心理創傷,我和我同桌的友情也因此差點破裂。
而相比之下,侵犯小柳惠香隱私的後果,更是直接導致了她被連刺十四刀並當街流血致死。”
青木涼介的視線掃過在場的所有人,他的目光堅定而誠懇,
“個人隱私、安全保障……這類詞彙隨著人類科學的發展和逐漸信息化,漸漸變成了空談。
日本國家安全保障局在必要的時候可以隨時監控我們所有人的手機、電子郵箱。
不僅如此,實際上當我們在互聯網上瀏覽每一個網站的時候,你的每一個點擊動作,所有的痕跡都會被你電腦裏的一個名為Cookie的文件收集。
它就是一個間諜。
當你在家裏悠閑地上網,或許是查看某些資料,或許是在觀看某些不適合當眾觀看的影片時,你的所有行為正在毫無防備地被它跟蹤記錄。
當你剛剛點擊查看了索尼最新出的一款電腦廣告,你不知道,你的查看記錄已經共享給一些購物網站,你會發現登錄那些購物網站時這款電腦就會立即被推送到首頁。
當你在網上查詢了一個小區的租房價格,你不知道,你的搜索行為已經被那些房產中介共享,也許過兩個小時就會接到房屋出租的電話。
當你在看醫生的時候簽下了一份小小的文件,你不知道,你的就診信息已經被共享給了醫院、保險公司、政府、法院還有你的雇主。
沒錯,想要獲取你的信息非常容易,隻需要你的12位社保數字編號、性別、出生日期,僅僅是這些信息,就可以識別出日本87%以上的人口。
看到了嗎?
我們就是如此脆弱!
在日趨發展的信息化時代下,我們每個人都仿佛衣不蔽體,所做過的一切都無所遁形。
這難道不可怕嗎?”
這句反問引得現場一片寂靜。
旁聽席的眾人,乃至於庭上的法官都陷入了思考。
而大木元太,卻是皺緊了眉頭,神色變得凝重。
稻葉凜一直盯著侃侃而談的青木涼介,隻覺得他所說出的每一句話都是在危言聳聽。
但還沒完。
青木涼介突然轉身,麵向被告席的方向,眼神中射過冷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