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8章 :你懂什麼(1 / 3)

“用霹靂手段,顯菩薩心腸。”

這句官場箴言讓龍朝輝感同身受。他現在位居高位,可以說是朝中最具實力的大臣,沒有那個人與他相比,即使是當朝宰相管轄的不過是國家事務。而他掌握著國家的實權,軍權在手,誰有實力誰才是王者。

他上任以來一直采用的是霹靂手段,鎮壓,殺戮,將那些他看不順眼的家夥統統殺死。搞得人心惶惶,搞得朝中大臣們每天都是提心吊膽的過日子,無暇顧及朝政,見了他更像是老鼠見了貓。那個人的身上都有汙點,沒有汙點的人基本上等於不存在,所有的人都害怕他的鎮壓,那一天就殺到了自己頭上。於是,所有的人都把他當成了排擠的對象。隻是敢怒不敢言。

董仲舒送他的“用霹靂手段,顯菩薩心腸。”讓他明白了其中的道理。

一時間,龍朝輝好像換了個人,雖然本色不改,該殺的依然再殺。

但對於那些辦事的人給與了積極的支持。

他親自去各個衙門拜訪。大理寺、陸鴻寺,就連杭安知府的小衙門他也親自去拜訪,知府感動的長跪不起,一直以來杭安知府是被人指使的衙門,從來沒有那個高官會想到來這裏看望他們,更不要說這個曾經他們要抓的人了。龍朝輝不計前嫌,謙恭有禮的舉動,使得杭安城的官場人人都體會到了,即使是大內總管府,這個已經曾經是王公公把持的地方,太監們的活動場所,龍朝暉也親臨拜訪,那些太監們感動有加,紛紛表示全力效忠皇上。

他又來到一向清貧但愛說閑話的翰林院,這些人都是搞學問的人,沒人送禮,俸祿微薄,雖說是皇帝近臣,但現在皇帝很少過問學問上的事情,他們的地位就顯得不那麼高了,人在沒事幹的時候閑話是最多的,龍朝輝禮賢下士親自登門拜訪,和他們討論《左傳》、《史記》、《漢書》、《資治通鑒》。

文人學士的高雅,關心民生的疾苦,這些文人們侃侃而談,龍朝輝不時點頭稱是。臨別的時候又送上不菲的禮金,讓安於清貧的文士們有一個體麵的生活。

對於軍隊,他則是牢牢地將調動大權握在手裏,使得軍隊的人都服氣他的權威,在軍隊裏他的訓話顯然嚴肅了很多,口中不時地冒出髒話,粗話,什麼老子之類的稱呼時不時帶了出來,這樣地粗野反而讓軍隊的人更喜歡他,原來位居廟堂鎮國公和他們一樣愛講粗話。同時要人給人,要錢給錢,但要求訓練抓緊,軍隊紀律從嚴。這樣一來軍隊的人都無一不服氣與他。

龍朝輝的入世之策得到了百官的響應。官場上的好評。

文人喜歡和他交往,部隊願意聽令。讓他的形象一下子從以前那個冷酷的人變成了通情達理,禮賢下士。人人尊敬、一身浩然正氣的新形象。

有了這些基礎,當他提出要重新核實隱太子蕭的疑案時,已經沒有人反對了。反而更多的是支持,大理寺的人翻閱了二十年前的舊案,杭州知府將二十年前有關案件的文本一個不拉的整理出來。

翰林院的人給予了聲勢上的支持。他們一致認為哪個案件確實有不少的疑點,大力支持龍朝輝重新查案的提議。

軍隊不問政事,但都是他的手下,當然是全力的支持了。就連大內總管府也出麵支持了,新上任的太監總管路一明對龍朝輝心服口服。

眾多力量的支持,皇帝的許可,一時間,二十年舊案的徹底清查行動無可阻擋的展開了。

這裏麵當然有太子晨的反對。

但太子的勢力太薄弱了,在龍朝輝的“用霹靂手段,顯菩薩心腸。”的政策下,太子身邊的人似乎越來越少,就連兵部侍郎,原本是太子晨的人,現在也很快倒向了龍朝輝一邊,兵部侍郎隻認實力,現在龍朝輝的實力在軍隊中有著巨大的權威,他不倒向龍朝輝,那倒下的很可能是他自己。

太子晨的勢力一天天薄弱下去。

而龍朝輝的勢力一天天壯大起來,他的形象也偉岸起來,他經常和翰林學士們呆在一起坐而論道,漸漸地他的一些語錄已經成了學士們效仿的對象。

“但能日新又新,百倍其功,一生何不變化氣質,超凡入聖。”

“論事,宜從大處分清界限,不宜從小處剖析微茫。”

“凡辦大事,以識為主,以才為輔。”

“人以氣為主,於內為精神,於外為氣色。”

這些龍朝輝平日裏隨口說出的頗具哲理性地話語,被翰林學士們收集起來,細細對比,琢磨竟然悟出了很多的道理,一些翰林根據他的一句話就能寫出一本書來分析這個命題。

龍朝輝學識的形象在翰林們中豎立起來。很多人都將他當成了學習的楷模。

而更多的人已經將龍朝輝和董仲舒相提並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