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兩兄長陷困境,玉兒點醒肖章(1 / 2)

而在這條正路之外,中山王給“雙龍寨”的第二個選擇,是山寨繼續占山為王。

中山王將在不日之內,統率中山府軍、常山府軍、真定府軍並河間、滄潞兩郡其他四支府軍,一起進剿“雙龍寨”。

一邊開始集結兵力,中山王一邊放出了話:破寨之日,婦孺不問、雞犬不留。

中山王這狠話,可不是空話、大話。

大梁的兵製,分為殿前軍、禁軍、府軍、廂軍(邊軍)和鄉勇五個種類、

殿前軍是近衛軍,擔負著皇宮、樞密院等重要衙門,以及一些親王府的近衛事務。

其總人數,不過九門十八衛、一共四萬多人。

禁軍的概念,其實等於是中央軍。

環繞京城,一共四個大營。

每個大營,駐紮著五萬到八萬人不等的禁軍。

此外,在邊疆地區,也有一些軍隊。

因其戰功卓著,被特晉、列入禁軍序列。

那種邊軍晉級的,總共有十二支隊伍,人數大約在三十萬左右。

其下的府軍、廂軍和鄉勇,實際上就是地方部隊。

隻不過這地方部隊之間,也是存在著性質、實力上的差別的。

府軍,是分封各地的親王、郡王、郡公和開國縣公的私募武裝。

說是私募武裝,往往在王爺、公爺們所駐之地需要的時候,府軍也要兼顧著鎮守地方的責任。

大梁的府軍數量,因各王公被授待遇的不同,每個王公能私募的總量也不同。

最關鍵的是,府軍得由王公們自己出錢去養,朝廷是不管餉械的。

封地每年的收入不同,決定了許多王公有募兵額、卻往往不招那麼多府軍。

大梁外封六十個親王、郡王,還有一百二十多個郡公、縣公。

能養得起兵的不少,卻因財政問題、皇帝猜忌等原因,能養出規模的屈指可數。

所有王公的府兵,加到一塊、總人數也沒超過十五萬人。

廂軍是各地衙門,以路、州府兵馬總管為全權指揮的部隊。

既有邊地對外作戰的,亦有負責地方安全的。

其總數量加到一起,不過六十萬人左右。

至於鄉勇,實際上就是亦兵亦民、民兵一般的存在,根本不能算是軍人。

在諸多軍種、各地府廂軍之中,中山軍是個異類。

中山王自十四歲起,便一直在為大梁東征西討、南征北伐。

他的封地中山郡國,儼然就是一個戰爭機器。

所以那中山軍,實際上從裝備到待遇,都是與禁軍一致。

曆次南征北伐、東征西討,中山王都是帶著那支府軍去作戰。

故而,中山軍打出了赫赫威名,成為天下聞名的勁旅。

常山、真定兩軍,雖未曾跟隨中山王出征,在戰場上打出一些威名來。

可中山國境內,曾一度號稱三山五嶽、十八寨的匪寇。

那都是被常山、真定兩軍在不到三個月的時間內,全都給剿了個幹幹淨淨。

以“雙龍寨”區區八百人的實力,且不說還有河間、滄潞兩郡的兩萬多府軍。

單純是中山王手下這兩萬人馬,“雙龍寨”都絕非對手。

實力懸殊的對比,不是傻子的人,都心知肚明。

在這種懸殊的實力對比下,如今的“雙龍寨”內部,已在其內部出現了分化。

“青麵豹子”為首的一派,因看透了大梁朝廷自上而下的腐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