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1章 東南風雨急,義寧震天下(下)(1 / 2)

當義寧軍的將士們開始反擊,戰場的形勢、徹底遠離的寧穀海的野望。

李海榮一聲令下,一百步銃、一百火騎兵結成環形陣,蠻族人仍然在不畏死敵向前衝鋒。

義寧軍的將士端起槍、架好擲彈筒,支好一門小山炮時。

衝在最前麵的幾百蠻族人,已被義寧軍第一輪齊射全部撂翻在地。

待後麵的蠻族兵繼續衝上前時,情勢由戰鬥開始變成了屠殺……

這種屠殺,並非是孤立的出現在戰場上。

當寧穀海眼見部眾被屠戮,卻似毫無反擊之力。

紅了眼的他親自舉起刀,坐在大象上朝山下衝去時。

“三棱山”以東幾十裏外,宋定邦親率的山炮營,正對著不遠處的另外一個部落、似是無休無止地傾瀉著炮彈。

十幾裏外同為出身青竹莊的營指揮羅定國,帶著兩百步騎。

將另一個名作安基提的部落給堵住了一個山穀裏,正在上演著另一幕大屠殺的好戲。

李海榮的西側,還有另外五路人馬,亦是分別咬住了一個南蠻的部落、也是正在展開屠殺……

漫山遍野間,原本是戰場、在這一天裏卻完全變成了屠殺的修羅場。

這種大屠殺,一直持續了三個晝夜。

當第三天夕陽西下,宋定邦鳴金收兵時。

戰報送往後方坐鎮大理國,夏光裕收到以後、笑的近乎癲狂。

他為何會笑的近乎癲狂呢?

因為宋定邦那小子,隻帶了兩千五百義寧軍,用了前後十天的時間,竟創造了一個足以讓全天下震驚不已的戰績。

宋定邦最終的戰績,究竟是怎樣的,為何會讓夏光裕如此認定呢?

十天作戰,殺敵九萬三千餘、俘敵十八萬。

拔除南蠻十三部所有的族寨,全殲其中九部。

隻有桑鼓、寧卡、莫羅三部,在其首領帶領下、逃到了蒲甘境內尋求庇護。

殺敵如此之多,宋定邦那一廂兵馬,損失了幾何呢?

答案是陣亡六百七十八人,重傷致殘四百九十二人,輕傷四百四十五人。

用一千六百人的損失,幹掉南蠻近二十八萬人。

這種戰果,是有史以來最強懸殊比的勝利。

但是夏光裕還不滿足。

在將戰果書寫成為新的戰報,用八百裏加急送往京城之後。

夏光裕讓宋定國為義寧軍留後、率一軍留守大理國。

他自己則帶著備兵、補兵和主力七千五百人,總計一萬大軍深入到了南蠻腹地。

與宋定邦會師一處後,夏光裕帶這一萬五千人,直接殺到了蒲甘邊境。

蒲甘、那是遠離中原是非,正在與天竺三國廝殺不休的南方強國。

大梁建立以來,蒲甘曾數次譴使中原。

但是出於種種原因,大梁曆代的君主卻一直未將其納入藩屬,隻與之建立了通貿合作關係。

心向中原已久,從未與大梁為敵。

夏光裕如今直接陳兵邊境,著實是把蒲甘王和他的大臣們給嚇了一大跳。

害怕歸害怕,與天竺三國廝殺了上百年,蒲甘王庭那也不是吃素的。

不知夏光裕來意,蒲甘王立即派出他的副丞相兼大將軍蘇帕猜急至邊境,向夏光裕詢問“上國之軍、此來何意?”

“你們包庇、收容了造反的南蠻兵,還敢問我此來何意?”

黑著臉,夏光裕厲聲表明了來意:“交出逃入你蒲甘境內的三部南蠻,我便撤兵北去。你等膽敢繼續包庇那群蠻子,我便揮師南下、直搗你蒲甘國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