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蛙醒了,被轉得頭昏眼花,聽到孩子的喊聲,渾身直出冷汗。
小孩饒有興致地玩兒著,不知裏邊有個青蛙。晚上,他們把鼓帶回來,請一個皮匠幫助修理。
青蛙嚇得大氣不敢出。皮匠也不知道裏邊有東西,就拿了一張薄薄的牛皮蓋在破洞上,然後飛針走線地縫起來。
縫完了,皮匠想試一試它的響聲,便拿了根棍子敲了一下。鼓裏傳出了“呱呱,呱呱!”的響聲,震得鼓皮都發顫了。
皮匠嚇了一大跳,把鼓向外一扔。鼓滾到街上,又滾下一個坡兒,滾到了河邊,恰巧撞在一塊尖石頭上。
鼓破了,青蛙連忙跳出來,跳到河裏去了。
有了這段經曆,青蛙的膽子反而變得大了一些。雖然他看見人來了,還是要往水裏跳,但他再也不沒緣沒故地找地方躲藏了。因為世上並沒有那麼多可怕的事。況且對可怕的事,光躲也不是個辦法呀!
從此,他不再聽癩蛤蟆的話了,什麼時候想“呱呱呱”,他就使勁“呱呱呱”。
2~3歲寶寶的記憶力
觀察內容分清自己的物品。
發展目標讓寶寶通過不同提高記憶力。
1分清楚哪個是自己的
寶寶有自己專用的毛巾、牙刷、牙杯和牙膏。把寶寶的用具和爸爸媽媽的放在一起,每次洗漱時,讓寶寶自己拿取用具。換用毛巾、牙刷、牙膏時,挑選與原物不同色彩、不同形狀或不同形象的物品,向寶寶展示一下新用具,讓他比較與舊用具有什麼不同。如果寶寶一時說不出,可拿出舊用具讓寶寶比較。在以後洗漱時,看寶寶能否正確取出自己的新用具,並讓他回憶新舊用具的不同之處。
2給玩具起名字
把寶寶喜歡的玩具排成一隊,舉辦莊嚴的命名儀式,讓寶寶為它們起名。可以從三個玩具開始,逐漸增加玩具。一段時間後,你跟寶寶商量,由你給它們命名,然後讓寶寶複述。
寶寶對有“自主權”的東西有強烈的占有意識,利用寶寶的這種獨立意識進行訓練,寶寶會自覺地加強記憶。
在寶寶眼睛裏,玩具都是夥伴,擬人化地命名,他認為理所當然,因為寶寶有名字,夥伴怎能沒名字?而且由他命名,他當然更為興奮。哪怕他取的名字聽上去含糊不清、不知所雲、變化多端也沒關係,主要的訓練在於回憶他所取的名字。
嬰兒健腦的方法
孩子聰明與否,關鍵取決於大腦的發育程度。據科學研究證明,人腦細胞70%~80%是在三歲以前完成的。因此,在孩子大腦發育的關鍵時期,爸爸媽媽應為其創造良好條件。
保證大腦營養健腦應先“營養腦”。除了多吃些富含蛋白質的食品,如魚蝦、瘦肉、蛋類、乳品、豆類製品外,還應盡可能吃些五穀雜糧、蔬、水果,多補充甜食,如牛奶、豆漿、糖等,可謂大腦提供充足能源。
保證充足睡眠有規律地補充睡眠對嬰幼兒至關重要。大腦有張弛,才能健康發育。父母應知道,新生兒每日睡眠約18~20小時,生後半年內約需15~18小時,幼兒每天約需12~15小時。
人的大腦如同司令部,其內容也有明確的分工,加上嬰幼兒腦易興奮、好疲勞,爸爸媽媽應合理安排嬰幼兒一天的生活,達到巧用腦的目的。即根據不同年齡,使其聽、看、畫、跳等活動穿插進行,讓大腦各部門輪流工作,有利於大腦健全發育。
注意大腦保健、家庭和睦、環境優雅,可為嬰幼兒大腦保健提供優良環境。因腦耗氧量大(占全身耗氧量的1/4),父母還應常帶孩子到戶外活動,沐浴在陽光下,呼吸新鮮空氣,對孩子大腦及身心健康大有裨益。
雞鷹之鬥
金尾巴長得雄壯威武,力氣很大,非常勇敢,而且善用計謀,所以成了公雞中的佼佼者。
一個春日融融的下午,金尾巴陪著母雞和他們的小寶貝,來到一個大草堆旁。黃毛小雞們歡蹦亂跳地追逐著,母雞欣慰地看著他們,金尾巴則到荒地裏抓蟲子去了。
突然,天空飛來一隻餓老鷹。機警的母雞發現了,喔喔叫著,把她的小寶貝都攏到她的翅膀下。老鷹盤旋著,他看得很清楚,母雞把小雞捂得那麼嚴,他一隻也抓不成。於是,準備抓走母雞。
他看準目標,一個俯衝撲下來,用他那一對帶鉤子的爪子,抓住母雞的背,還張開尖嘴,叼住母雞頭上的一撮毛。他正要把母雞提到半空中,沒想到自己背上也壓上了一個重重的東西,一時竟飛不起來。同時,他感到自己腦門上的毛,也被什麼東西咬住了。
不用說,你們也會猜到,是金尾巴伏在了老鷹身上。
金尾巴往前一推,老鷹的爪子一滑,母雞脫落在地,帶著她的小寶貝們逃之夭夭了。
老鷹左掀右甩,怎麼也弄不掉金尾巴。他怒火中燒,幹脆收起爪子,拍著翅膀往高飛了,要把這隻公雞馱到山上去當晚餐。
金尾巴第一次升到這麼高。他把爪子深嵌在老鷹的皮肉裏,尖嘴死死咬住老鷹腦門上的毛。母雞和小雞已經得救了,他要隻身一人和餓老鷹鬥一鬥。
老鷹馱著這麼一隻大公雞,也是頭一遭,他毫無辦法,連鬆動一下脊背和脖子也辦不到。他憋足氣,從岩石上猛地往下直衝,想這樣甩掉金尾巴。
這一招兒,老鷹果然成功了。金尾巴因為抓得太累,爪子一滑,便和老鷹一起落到地上。
他們麵對麵穩住陣角。金尾巴一點也不害怕,心想:在天上你能飛,在地上我會蹦跳,誰勝誰負,還得鬥鬥看。
餓老鷹瞪著綠眼,死死盯住金尾巴的脖子,瞅準機會,猛撲過來。金尾巴縱身一跳,閃在一邊,但他的一條腿還是被老鷹叼了一口,鮮血直流。金尾巴忍著傷痛,從老鷹側麵飛跳過來,對準老鷹右眼狠抓一爪,把老鷹抓瞎了。老鷹疼得在地上翻騰,金尾巴趕緊回身飛跑。
母雞帶著黃毛小雞們,歡叫著迎接親人凱旋。
3~4歲寶寶的記憶力
觀察內容順序記憶能力 。
發展目標培養起順序的積極能力以及動手能力。
用兩張裁成方形的白紙,大人用一張做示範。先將長方形下邊折上,上下兩個邊對齊,紙角也要對齊,邊角都對齊後將紙的中間壓平,原來的方形紙變成長方形。如果寶寶學得順利,可再對折一次,將方形的兩個短邊對齊,紙角對齊之後壓平,長方形變成了兩個小正方形。
再將方形紙打開,將兩個對角對齊,紙邊也對齊,然後壓平成為一個大三角形;再將兩個銳角對齊,紙邊對齊,壓平紙邊成為一個小三角形。
將小三角形再打開,將兩個銳角向內折做成狗的兩個耳朵,畫上眼和鼻、口就成狗頭。這是折紙能做出的最簡單的玩具。
讓寶寶練習折紙,從最基本的方法學起,要學會對齊邊和角,使紙對齊。先學對折成長方形和三角形,最後學會折一個簡單玩具,使寶寶感到成功的喜悅。折紙是一種手眼協調的技巧練習,要按著步驟去完成,要求有順序的記憶能力,所以折紙也是一種益智遊戲。
提升寶寶記憶力六妙招之(一)、(二)
妙招一:適當重複法
越熟悉的事物寶寶越容易記住,重複的目的在於讓寶寶加深對事物的印象。故事多講幾遍,寶寶可能自然而然就記住了。經常見到的事物寶寶就能記住。比如,爸爸媽媽想讓寶寶認識各種顏色,不必專門拿色卡進行教育,隻要在日常生活中,見到什麼物品告訴寶寶這是什麼顏色,這種顏色多說幾遍寶寶就能記住。以認識紅色為例,當看到紅色的花時,告訴寶寶:“這些紅色的花兒好漂亮,這些花是紅色的。”當寶寶在吃紅紅的大蘋果時,告訴寶寶:“寶寶,你正在吃大大的紅蘋果吧?”如此,很快寶寶就能認識各種顏色。
當然,重複的次數要適度,以寶寶仍有興趣為準,當寶寶對重複厭煩或已經能夠記住時就不要再重複了。
妙招二:形象輔助法
3歲前寶寶對語詞的記憶能力較弱,以情緒記憶、形象記憶為主。因而當爸爸媽媽讓寶寶記憶兒歌、故事、字母、數字等抽象材料時,要配上圖片形象、動作形象或誇張的聲音形象等。比如邊講故事邊做動作,或將故事畫成連環畫,和寶寶一起看著畫麵講故事,這些都有助於寶寶對故事的記憶。還比如讓寶寶記家裏的電話號碼,可將電話號碼編成一段樂曲或一首有趣的兒歌,這樣寶寶就能記得又快又牢。當然,在運用形象輔助法時,可以結合運用“聯想法”,將要記的內容想象成熟悉的形象,比如記數字,可以把每個數字想象成熟悉的形象,“1”像筷子;“7”像爺爺的拐杖……
小雨點
小雨點的家,安在紫雲山的雲朵裏。一天,忽然刮起一陣風,把他卷到屋外去了。他開始下落,落到一隻紅胸脯鳥的翅膀上。紅胸脯鳥帶著他向上飛,他以為這下可以回家了,高興得歡呼起來。沒想到,鳥兒的翅膀扇得太厲害了,把他掀了下來。於是開始了他的一段旅行生活。
小雨點落到一片草葉上,傷心地哭了。這時,他聽到泥沼在叫他,便從草葉上滾落下來,跑到泥沼裏去了。泥沼很髒,他不願久留。恰巧澗水哥哥經過這裏,他就約上泥沼、澗水,一同去見見久仰大名的河伯伯。
小雨點躺在河伯伯寬闊的胸脯上,感到自己太渺小了。河伯伯安慰說:“這不要緊,我小的時候也和你一樣。”大河在奔騰著,小雨點好奇地問:“河伯伯,你這樣日夜不停,是要趕到哪裏去呀?”大河說:“我要到海公公那裏去!他的家可大了,海公公還特別慈愛,如果你願意,我們一起去吧。”
於是,小雨點、泥沼、澗水和河伯伯,一路上有說有笑,來到了大海。大海以他浩瀚的胸懷、滿腔的熱情接待了他們。小雨點在這裏玩兒得很愉快,也大開了眼界。過了不久,他想家了,揪著海公公的胡子,央求他送自己回家。
小雨點隨著海公公的聲音升騰起來,看到了紫雲山。“就要到家了!”在跨越山頂時,他興奮地喊著。
忽然,他看見一朵小小的青蓮花,她因缺水,麵容憔悴蒼白,顯得十分可憐。小雨點答應了青蓮花的請求,被她吸到她的“血管”裏去了。不一會兒,那青蓮花便挺起了身腰,綻開了笑臉。
一個小女孩走來,青蓮花很喜歡她,就把香味送到小女孩鼻孔裏,然後讓她戴到了頭上。小女孩下山時,把青蓮花丟在地上。青蓮花悲傷地告訴小雨點:“可愛的小雨點,這回我真的要死了。不過,明年我還要複活,你要想念我,到時再來看我。”
小雨點再也聽不到青蓮花的聲音了,傷心地哭了。忽然,他發現自己被風吹到水池旁邊的一棵草莖上,便誠懇地請求水池送他回海公公那裏,因為海公公可以把他送回家。
“你不就是要回家嗎?不到海公公那裏,你也可以回家的。不信,明天太陽升起時,你就知道了。”
小雨點就在草莖上睡了一夜。第二天,太陽來了,真的把小雨點送回了家。小雨點把自己的經曆愉快地講給哥哥姐姐們聽,還約了他們,明年春天去看那複活的青蓮花呢。
4~5歲寶寶的記憶力
觀察內容對數字、兒歌的敏感度。
發展目標通過對數字以及兒歌的背誦來訓練孩子的記憶力,活躍腦組織。
1跟著讀
4~5歲孩子們記憶水平為:能跟讀5位數數字,如成人讀37524,孩子立即可以重複上述數字;一次能記住4~5個物體。在孩子麵前的桌麵上放4~5件他熟悉的物品,孩子看完後應能背出來。
2背兒歌
教給孩子一些兒歌、詩等文學作品,要求他背誦下來,通過練習可以增強記憶力,已經會背誦的作品要及時複習,根據記憶遺忘曲線規律,離識記的時間越短,遺忘速度越快,識字後的第一天約遺忘80%,以後速度減慢,所以要及時複習。識記的材料應是孩子熟悉的和能夠理解的,識記的保持時間才較長。
實驗證明:對4~5歲的孩子來說,與日常生活有關的字記得快,並記得牢,可見理解能促進記憶。4歲孩子的記憶以無意識記憶為主,越是特征鮮明的材料越容易記住。所以教孩子學習的內容最好有兒童情趣、節奏感強等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