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篇讓你的孩子在社會上遊刃有餘 第十二章教孩子知書達理(3 / 3)

狐狸,你真死了嗎?

若問:“森林裏所有動物中,誰最狡猾、最淘氣?”你一定會說:“是狐狸吧?”不對。

強中更有強中手,兔子才是最狡猾、最淘氣的呢!他詭計多端,又是跑、跳、鑽好手,在他身上吃虧上當的動物,不計其數。他們一個個恨他入骨,想懲罰他,但是誰也捉不住他。兔子委實神機妙算,機敏過人。一個個為他設下的圈套,都被他識破了。

這天,狐狸樂顛顛跑到老狼家,對老狼說:“老弟,這兔子可惡至極。我家院後梨樹上結了不少的甜梨,一天竟被他偷得一個不剩!今晚不妨把他騙到你家,我們把他捉住打死,不光我們可以吃上一頓熏兔,也為大家除了一害,你意下如何?”

老狼搔搔腦袋說:“你的想法好是好,可是怎麼抓住這個鬼精靈呢?”

狐狸早想好了計謀,附在老狼耳旁嘀咕了一陣,老狼連連點頭,他倆就開始行動了。

老狼來到兔子家門口,急匆匆敲門道:“兔子、兔子!不好了,可憐的狐狸,今天中午暴死在家裏了。大家都前去吊喪,你也快去吧。”說完,不等兔子開門,就風風火火走了。

兔子聽了老狼的話,心想:“如果自己不去吊唁,大家必然猜疑是我偷了狐狸的梨,不敢露麵,不如……”於是,他脫下灰禮服,穿了件白長袍向狐狸家走去。

來到狐狸家,兔子沒有直接進去,隻在門口往裏探望,看看有沒有危險。因為他知道,許多人都在算計他,不得不隨時保持警惕。屋裏黑洞洞的,沒點燈,狐狸躺在炕上,灶裏沒生火;他嘴巴和眼睛緊閉著,身上蓋一條毯子,一動不動,真的死了一般。

兔子歎道:“唉!可憐的狐狸呀,你真的死了嗎?可憐可憐!但你真的死了也好,因為你平時是最恨我的。我現在最好坐在這兒,等大家都來了再進去。也許你還沒有死呢?’’

兔子在門口坐了好半天,仍不見有人來吊喪,便起了戒心,故意高聲說:“喂,狐兄,你真的死了嗎?我曾聽百歲龜爺爺說過:狐狸死後,是伸著舌頭張著嘴的,為什麼唯獨你嘴巴閉得緊緊的呢?”

狐狸不知有詐,隻當是真話,心想裝死一定要裝得像些,便張開嘴,伸出舌頭。兔子一看狐狸動了,轉身就跑。

老狼抱怨狐狸說:“你想的可美,熏兔早跑了,追得上嗎?”

狐狸歎息道:“唉,兔肉好吃,兔子難抓嗬!”

培養孩子樂觀的生活態度

觀察內容觀察孩子的樂觀的態度。

發展目標讓孩子生活在快樂之中。

1鼓勵孩子跟同齡人一起玩兒

友誼對培養孩子的樂觀態度是一劑良藥,鼓勵你的孩子多跟同齡的孩子一起玩兒,讓他們學會愉快融洽地與人交往。

為孩子創造一切跟小夥伴多接觸,多交流的機會,適當的時候把孩子的好朋友請到家裏玩兒,不光要熱情的招待他的好朋友,還有放下父母的架子,跟孩子一起玩兒,融入其中。讓孩子感受到快樂。即使當他們不開心的時候,他們看到小夥伴,或者小夥伴給他出主意的時候,他也會覺得很開心,很快就會雲開霧散。

2讓孩子的興趣得到施展

你的孩子對某些事情感興趣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所以在保護好孩子興趣的同時,還要積極的為孩子創造施展興趣的空間,如果你的孩子喜歡畫畫,那麼就認真的收集孩子曾經畫過的畫,隔一個階段可以在家裏給他舉辦一個個人的畫展,把他的小夥伴或者他喜歡的人集合到家裏來,多給孩子展示自己的機會。如果你的孩子喜歡音樂,那不妨在小區的舞台上給孩子舉辦一個小型的演唱會,讓孩子接受別人的關注。

對於爸爸媽媽來說,給孩子施展才華的空間,並不是培養孩子驕傲的思想,適當的也要給孩子一些挫折感,教孩子調整心理狀態。應使孩子明白,有些人一生樂觀,其秘訣在於有適應力很強的心理狀態,這使他們能很快地從失望中振作起來。在孩子受到某種挫折時,要讓他知道前途總是光明的,並教孩子注意調整心理狀態,使他恢複樂觀的心情。

想培養樂觀的孩子要學會傾聽孩子的心聲

傾聽孩子的傾訴,引導孩子擺脫困境。當孩子內心感到不安,希望向你訴說時,不要置之不理。應該放下手頭的工作,坐下來認真地聽他訴說。假如孩子表示對某一些事情感到不安或不高興,可以告訴他,此種感受是正常的,任何人在生活中都可能會經曆這些事情。讓孩子知道,你的反應和他一樣。用講故事的辦法告訴孩子,即使天性樂觀的人也不可能萬事稱心如意,但他們大多能很快從失意中重新奮起,並把一時的沮喪丟在腦後。父母最好在孩子很小的時候就著意培養他們應付困境的能力,如參加體育運動、遊戲、公益活動等等,培養豁達的心態對孩子將來踏入社會是非常有益的。

同時讓孩子學會珍惜,有感恩的心,對孩子不可有求必應。過分優裕的生活會讓孩子不懂珍惜,反而會使孩子產生一種貪得無厭的心理,對物質的追求往往又難以自我滿足,貪心會導致不快樂的情緒滋長。相反,那些學會珍惜,過著普通生活的孩子往往隻要得到一件玩具(購買玩具),他們就會玩兒得很高興。學會珍惜,有感恩的心,也利於成為一個懂得珍惜親情,孝順父母的人。

尋找快樂的孩子

古時候,有一個富翁,請了一位家庭教師來教他的孩子。那孩子很頑皮,常常搞一些惡作劇尋開心。

一天,師生倆到野外遊玩。他們在一棵大樹下看到一雙破舊的布鞋。緊接著,透過草叢,他們看到一個老樵夫坐在河邊洗腳。

“噢,這布鞋是他的。老師,我想撿幾塊小尖石頭放進他的鞋尖裏,等一會兒看他穿鞋時那種難受的樣子,一定挺有趣呢!”

老師說:“你這樣做,隻能得到一時的快樂,恐怕不能使你得到長久的快樂。況且,老人一定很痛苦,你把你一時的快樂,建立在他的痛苦上,我問你,你笑得出來嗎?”

孩子似有所悟,閃著亮眼睛問:“老師,我希望自己得到長久的快樂,可是,應該怎麼做呢?”

老師想了想,說:“辦法是有的,你不妨把一個金幣放進他鞋子裏,試試看吧。”

孩子果然掏出一個金幣,放到布鞋裏,然後師生兩人躲到樹後,等著看這玩笑的結果。

不一會兒,老人洗了腳,踩著青青小草走過來穿鞋。他剛把一隻腳伸進鞋裏,就碰到了一個硬硬的東西。老人嚇了一跳,戰戰兢兢的把鞋舉起來往外倒,噗的一聲,掉出一個金幣。老人盯著小草間閃閃發亮的金幣楞了,臉上的筋肉一抽一抽的,似笑非笑,想哭未哭。

孩子看他那副群子,樂得大笑起來,幸好老師伸手捂住了他的嘴,沒讓他笑出聲來。

這時,老人顫抖著把金幣拿到手裏,細細地看著,撫摸著,然後兩手托起,高舉過頭頂,同時,跪下來,感謝蒼天有眼。

從老人喃喃的話語中,孩子得知他妻子病了,而且隻有一個孤獨的孫子,一家人幾天沒吃到東西了。他千謝萬謝,口口聲聲說:“上天使他減輕了災難。”

老人已經老淚縱橫了,孩子也抽泣起來,老師用袖口擦拭著眼睛。

“孩子,你不要哭了。”老師勸道。

“不,老師,”孩子抬頭望著老師,“這是我第一次真正嚐到快樂的味道。原來,使人快樂,自己會得到加倍快樂的。”

老師點點頭,師生倆默默離開了。回到家,孩子立刻找來紙墨,把他看到的那副景象生動地繪畫出來。他把這幅畫掛在書案前,以後每看到它,心裏總感到一種難以言表的快樂。

培養孩子堅強的性格

觀察內容觀察孩子的韌性。

發展目標培養孩子的耐力與剛強性格。

1設置障礙

把三四歲的孩子一個人留在屋裏10分鍾、20分鍾、半小時直至他能夠獨自在家;讓孩子堅持長跑;讓孩子參加對他來說興趣不大的活動等等。爸爸媽媽不要怕孩子吃苦,更不能力圖掃清全部障礙。如果讓他一路平坦地邁入社會,他也許會喪失踏平坎坷道路的能力。

2啟發孩子自己管理自己

啟發孩子自我訓練。自我禁止,自我命令,自我激勵都是鍛煉意誌的好形式。你可以教給孩子在長跑的過程中時刻自己給自己下命令:“堅持到底!”,“再堅持一下”等。教會孩子自己管理自己,自己培養自己十分重要。

適時激勵表揚。讚揚可能提高孩子的自信心,有利於意誌的鍛煉。特別是對幼兒,爸爸媽媽要注意他們在活動中通過努力表現出來的點滴進步,適時、適度地給予肯定和讚賞。當孩子遇到挫折時,爸爸媽媽更應幫他找出問題所在,切不可說“我就知道你什麼也幹不成”之類的喪氣話。

一般來說,膽怯的孩子的意誌品質大都較為脆弱,做父母的就更應放手讓他自己活動,積極鼓勵他,有意識地培養孩子克服困難的能力;而對於天性活潑、好表現自己的孩子,也要多指點和多約束,給他創造“逆境”、多設障礙,以磨練孩子克服困難的毅力。

怎樣幫助處在逆境中的孩子

引導:當孩子在交往中遭遇挫折時,爸爸媽媽應引導孩子分析受挫折的原因,從中汲取教訓,並想辦法克服困難。當孩子自己克服了困難時,爸爸媽媽應鼓勵、肯定。這樣,孩子就能體驗到成功的喜悅,增強克服困難的信心。如果孩子獨自克服不了困難,爸爸媽媽應給予適當的安慰,並提供一定的幫助,以免造成孩子過分緊張,影響身心健康。

鼓勵:當孩子誤以為自己走投無路的時候,他最需要父母幫助點燃心中的希望,看清自己的潛力。那就鼓勵孩子堅信挫折隻是暫時的,因為絕境與努力無緣。

嚐試:孩子有時會主動拒絕嚐試新的或他們認為困難的事情。但如果父母幫他們將目標確定成“試一試”,而不是“成功”,孩子的內心就會輕鬆許多。“嚐試”是提升孩子逆境上的鋪路石,他們一旦被剝奪了嚐試的機會,也就等於被剝奪了犯錯誤和改正錯誤的機會,離成功之路也就越來越遠。父母的聰明之處在於:即便是一次失敗的努力,也讓孩子覺得從中有所收獲。

借力:在某一領域裏的充分自信,可以幫助孩子更好地麵對來自其它方麵的挫敗。如果麵臨挫折,孩子將自己的優點丟在了腦後,你一定別忘了提醒他,借助優勢激勵他改變弱勢的信心。

誰是最強大的敵人

湯美已經18歲了,他要出門學本領。爸爸說:“孩子,去吧!不過要記住:你要在事業上取得成功,一定要找到你最強大的敵人,並要有勇氣堅決戰勝他!否則,你將一事無成。”

湯美牢記爸爸的話,出門學本領去了。他跟木匠學木工活兒,三年後,他學會了。他又跟裁縫學製衣,過了三年,也滿師了。最後,他又學了三年鐵匠,學會了打鐵。

於是,湯美自立門戶,開創自己的事業了。他始終記著臨行前爸爸囑咐他的話,一直在尋找那個阻礙他事業成功的最強大的敵人。可是,他是誰呢?湯美始終沒找到。

一天,一個老婦人來了,手裏拎著一個梳妝台上的小抽屜。看見湯美,她說:“小夥子,你的手藝太差了些,你看,剛一個星期,這抽屜已經開裂了!”

聽到老婦人的話,有幾個想買家具的人走了。湯美想:“這個老婦人肯定是影響我事業成功的大敵了!”於是抄起利斧,要打倒她。老婦人嚇得急忙逃走了。人們也都認為湯美太不近情理,和他疏遠了。

湯美的事業始終沒多大起色,但他明白了,那老婦人不是他最強大的敵人。他仍然在默默尋找著。

又一天,一個年輕農民提著卷了刃的鋤頭來找湯美。這農民長得虎背熊腰,五大三粗,一臉橫肉,滿臉胡子,十分膘悍、粗魯。農民進門就喊:“哎,你這鋤板打得太薄,沒加一點鋼吧?使了兩天就卷刃了,你這樣胡弄,以後還有人買你的東西嗎?”

這時正值農忙,買鋤頭、犁鏵的人聚了一屋子。聽了他的話,人們都走光了。

湯美瞅著這個比自己大一圈的壯漢,認定他一定是自己最強大的敵人了。他鼓足勇氣,掄起鐵錘向那農民砸去。農民怎麼也想不到湯美會這麼蠻橫,好漢不吃眼前虧,就溜之大吉了。

幾年過去了,湯美三件本事都施展得不好,生意很少,勉強維持一個人的吃穿,一點錢也沒有攢下,就心灰意冷地回了家。

他把自己的經曆一五一十地講給爸爸聽。爸爸語重心長地說:“孩子,你錯了。妨礙你事業成功的強大敵人,不是別的,就是你暴躁的脾氣和不接受別人批評的缺點啊!”

湯美聽了,恍然大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