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遠離陷阱,好好活著 控製不良的情緒(2 / 2)

那麼,我們又該如何控製壞情緒,從而擺脫它的困擾呢?美國紐約城市學院心理教授史蒂芬撒因曾說過:如果遇上情緒煩惱,可以考慮睡在床上“度假”一天,這樣可以鬆弛緊張的壓力和憂鬱的情緒,解除煩悶的感覺。他認為,床是一個有足夠的溫暖和安全感的地方,“床上度假”是一種最經濟、最簡便、最有效的理療辦法。當然,“床上度假”並不是讓人們逃避現實,而是讓人的精神得以適當鬆弛,利用這一“度假”期考慮所遇到的困難,以便更好地解決。

憤怒是指當某人事與願違時所做出的一種惰性情緒反應,他的心理潛意識是期望世界上的一切事都要與自己的意願相吻合,這當然是癡人說夢式的一廂情願。其實,一個人便是一個世界,他有權決定他自己的說話和行事的方式。

心理學家們認為,適當的宣泄對人的身心健康來說是很重要的,並將宣泄分成了消極的宣泄和積極的宣泄。那麼,人們應該怎樣進行積極的宣泄呢?

首先,要對自己原有的欲望、願望進行科學的審視。看一看它是不是過高,是不是不切實際。如果是的話,那就要適當降低自己的期望值。俗話說“無欲則剛”,欲望太甚、太烈或者太貪,就怎麼都“剛”不起來。如果將自己的期望降低點、淡泊點,也就不必太有求於人了,也就不必看著他人的臉色過日子了,心情反而好了許多。

其二,將心放寬一點,將眼光放遠一些。對一些無法改變的現象不妨采取藐視、蔑視的態度:不要看你一時得勢,但從長遠來看,吃虧的是你。經常這樣想、這樣看的結果,就會使自己認識到,既然渺小的不是自己,又何必再自己折騰自己呢?

其三,要以一種更高的層次、更高的方式進行宣泄。不要就事論事,更不要個人感情用事。理性一點,科學一點,如果可能的話,要將發生在自己身上的不平或不公放到一個“曆史背景”下審視。一般來說,站得高,看得就遠,此類方法對平衡自己的內心將是很有效果的。

其四,不要為自己遭受到的不幸或痛苦而不停地自我折磨。最好的解脫方式是相信自己的能力和水平,有才不愁無用武之處,努力去尋找一條適合自己發展的道路,將精力全身心投入到自己熱愛的事業之中,從工作的社會價值和社會認同中去尋找精神安慰和精神寄托,這是最佳的宣泄方式。

如果你能較好地掌握自己的情緒,那麼你將在別人心目中留下“沉穩、可信賴”的形象,雖然不一定因此獲重用,或者在事業上有立竿見影的幫助,但總比不能控製自己情緒的人要好得多。

心靈小貼士:

壞情緒不僅對我們的工作起不到任何積極作用,而且對我們身心健康也是百害而無一利,還會把我們的日常生活攪得一團糟。所以,想讓工作、生活變得舒心、愜意,就要把那些壞情緒扔到腦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