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遠離陷阱,好好活著 說話做事要務實
人應該有自知之明,誇海口、說大話、吹牛皮的人,常常是外強中幹的;而且他們的目的隻不過是為了引起大家對他的關注,以滿足自己的虛榮心。朋友、同事相處,貴在講信用。自己不能辦到的事情,胡亂吹噓,會有華而不實的印象。吹牛者在人際交往的圈子裏終究會有無法立足之日。
不顧別人的感受,隻顧沉浸於自我吹噓,在多數場合是不受歡迎的,每個人都有逆反心理,都會自然而然地在心中對你的吹噓貶斥一頓。優點最好由別人去發現,這不是缺乏自知之明,別人發現了也不見得非講給你聽,這樣才有人際交往中的震懾力和神秘感,也就是很多人夢寐以求的“魅力”。
王先生在他剛到工作單位的那段日子裏,在同事中幾乎連一個朋友都沒有。那時他正春風得意,對自己的機遇和才能非常自得,因此每天都極力吹噓他在工作中的成績,吹噓每天有多少人找他請求幫忙等等得意之事。然而同事們聽了之後不僅沒有人分享他的“成就”,而且還極不高興。後來還是老父親一語點破,他才意識到自己的錯誤觀念。從此,他就很少談自己的成就而多聽同事說話,因為他們也有很多事情要吹噓,讓他們把自己的成就說出來,遠比聽別人吹噓更令他們興奮。後來,每當他有時間與同事閑聊的時候,他總是先請對方滔滔不絕地把他們的成就炫耀出來,僅僅在對方問他的時候,才謙虛地表露一下自己。
某單位的趙女士,每天總是利用一切機會讓人們知道她的存在。一位老兄在為兒子差兩分沒被清華大學錄取而苦惱時,一旁的趙女士生怕沒了機會,插嘴道:“真是的,我那兒子也不爭氣,要升初中了,才考了99分。”旁人不難看出,她到底是自貶還是自誇。一年秋季,她辦完調動手續,滿以為會被熱情歡送,豈料送行的隻有一名例行公事的幹部。
事實隻有十分之一,或者連十分之一都不足,說話卻說到十分,虛多而實少。有的人靠一條三寸不爛之舌,說得非常動聽,一部分人也許會上他的當,信以為真。這就是吹噓人的本事。有的人他對於某種學問技術不過初窺門徑,還未登堂,更未入室,居然自命為專家,到處宣揚,不認識他的人不易拆穿,這叫做吹得隱秘。有的人對他的自身經曆說得津津有味,某事是他做的,某計劃是他擬的,某問題是他解決的。好像他是足智多謀,好像他是萬能博士,不是參與此事的人,自然無法證實其虛偽,這種人叫吹得有水平。有些人的事業並無什麼發展,他卻說如何有把握,手中的貨物如何充分,某批生意賺多少錢,說得大家有些動心,這叫做吹得有能耐。有的人與某一位名人實在並沒有多少關係,他卻對人說某人如何器重他,某人如何看重他,某事曾和他商量過,但是這些人終究會被他們的吹噓所累,害人害己。
心靈小貼士:
成功的歡樂不亞於嚐到幸福的果實,成功的希望牽拽著每顆跳動的心靈。隻是,在追求成功的奮鬥中,要以信心、自信為支柱,千萬別攜帶自我吹噓這顆毒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