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遠離陷阱,好好活著 小不忍則亂大謀(1 / 2)

第十章遠離陷阱,好好活著 小不忍則亂大謀

自古以來,都把忍辱負重稱為擔當大任的美德。縱觀古今成功人士之道,無不是忍而成就事業的。

在唐朝第三個皇帝高宗即位後,一直受到皇後武則天的限製。有一次,高宗在巡幸途中,遇到一個好幾百人同堂的大家族,大家生活在同一屋簷下,卻沒有任何風波,十分和睦,這在當時實屬少見。因此,高宗特地去拜訪了這個家庭,向他們請教家族和睦的秘訣。

於是族長取來紙和筆,一連寫了一百多個“忍”字,意即大家族和樂的秘訣除了“忍”字以外別無他法。高宗看後深有同感,賜給這家族莫大褒賞。

由此可見,“忍”功是天下修養第一功。無論你位有多高,權有多大,都必須學會忍讓。切不可因一時之怒氣而毀掉你的大好前程。

拿到現在社會來講,在上司把某些事故的責任推到你身上時,隻要不涉及原則問題,你最好能“忍”。在日常生活中,尤其是在工作過程中,很可能會出現這樣的情況,某件事情明明是上級領導耽誤了或處理不當,可在追究責任時,上司卻指責自己沒有及時彙報,或彙報不準確。

秘書科的小王在接到一家客戶的生意電報後,立即向經理作了彙報。可就在彙報的時候,經理正在與另一位客人說話,聽了小王的彙報後,他隻是點點頭,說了聲:“我知道了。”便繼續與客人會談。

兩天以後,經理把小王叫到了辦公室,怒氣衝衝地質問他為什麼不把那家客戶打來的生意電報告訴他,以致於耽誤了一大筆交易。莫名其妙的小王本想向經理申辯幾句,表示自己已經向他作了及時的彙報,隻是當時他在談話而忘了。可經理連珠炮式的指責簡直使她沒有插話的機會。而且,站在一旁的經理辦公室主任老趙也一個勁地向小王作眼色,暗示她不要申辯。這就更弄得小王糊塗不解了。

經理發完火後,便立即叫小王走了。一塊出來的老趙告訴小王,如果她當時與經理申辯,那你就大錯特錯了。聽了老趙的話,小王更是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弄不清其中的奧秘。事情過了很久,小王才逐漸明白了其中的道理。原來,這位經理也知道小王已經向他彙報過了,也的確是他自己由於當時談話過於興奮而忘記了此事。但是,他可不能因此而在公司裏丟臉,讓別人知道他瀆職,耽誤了公司的生意,而必須找個替罪羊,以此為自己開脫。

所以,經理的發怒與其說是針對小王,還不如說是給全公司聽的。但是,如果小王不明“事理”,反而據理力爭,這樣,不僅不會得到經理的承認,而且很可能因此而被解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