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把握人生輸贏 恬淡是養心第一法
恬淡是養心第一法,安詳是處事第一法,謙退是保身第一法。
在現代競爭的社會,工作生活快節奏,讓人疲倦壓抑,越來越多的人向往清淨安逸,哪怕是短暫的歇息。但是,在一個喧囂浮躁的時代,到哪裏去尋找寧靜的心靈棲息之地呢?
弘一大師在《格言別錄》上說:“恬淡是養心第一法,安詳是處事第一法,謙退是保身第一法。”此語蘊含著無限禪機,人也是靈性的生物,偶然拾得一句,便能參透半個人生。
老子曰:恬淡至上,勝而不美。阮籍詩雲:恬淡誌安貧。恬淡不能給人外在輝煌,卻能使人有內在的超越。平淡對得失,冷眼看繁華,暢達時不張狂,挫折時不失落,不獻媚權勢,不屈從錢財,坦坦蕩蕩,從從容容。
年屆九旬的圍棋名宿吳清源先生,半個世紀以前東渡扶桑,在日本棋壇上“橫掃千軍如卷席”,建立了長達15年“天下無敵”的輝煌業績。吳先生一生淡泊名利,在精神世界可謂是無比富足,但在物質享受上,先生卻更像是位得道高僧,一塵不染,甘於淡泊。
吳先生素來煙酒不沾,既不打麻將,也不玩高爾夫,更不去追紅逐綠,賽車賭馬,遊戲人間。盡管早已名滿天下,但直到今日,他既沒有積蓄起萬貫家財,也沒有自己的房產轎車,而是平靜地與夫人寄居在日本東京鬧市區的一座普通公寓裏。除了讀書之外,圍棋就是吳先生平生唯一的事業與愛好。
恬淡是一種獨到的意境和智慧,是成熟人生的表現,是生命的再造與升華,更是一種思想與文化修養的積澱。恬淡使人變得空靈而美好,在清淨的每一天,即使很平淡,也透著幸福的味道。
安詳是處事第一法。安詳是一種優良的生命質地,是一塊智慧的美玉。它與豁達寬容結伴,同寧靜慈懷為伍,以成熟豐富為內涵。一個人能以安詳的心態,從容地看天空雲卷雲舒,看地上花開花落,看世間人聚人散,這便是一種平和安詳,也是人生最高的境界。
安詳顯示著一種成熟,一種智慧。真正的安詳來自於內心。當生命的浪潮在自我的河床裏奔騰不息、跌宕起伏後,必須重歸平靜,才能修煉安詳,獲得安詳。尋求安詳的人,應當懂得如何駕馭自己,如何與他人融洽相處。一個人若能保持平靜安寧的心態,他離成功已經不遠。相反,心浮氣躁、急功近利會導致淺薄和失誤。
謙退是保身第一法。有一分謙退,便有一分受益處;有一分矜張,便有一分挫折來。宋朝慈受禪師曾作了一首有名的詩偈:“萬事無如退步眠,放教癡鈍卻安然,漆因有用遭人割,膏為能明徹夜煎。”大意是說,世間萬事在應對進退上,沒有以退為進更加高明;而在待人處世方麵,大智若愚般帶有少許糊塗,反而更能自在安然。所謂“麝因香重身先死,蠶因絲多命早亡”,才華洋溢的人,若不懂得韜光養晦,反而時時顯露,處處招搖,便容易招災引禍。整首詩偈即是在教導世人要內斂、知謙退。
一般人隻知道向前行進,卻不知還有一個退步自保的世界,所以在世間的名利戰場上,往往爭得麵紅耳赤,碰得鼻青臉腫,撞得遍體鱗傷,甚至摔得粉身碎骨。人生有兩個世界,一是前進的世界,一是回頭的世界。如果能把握好這兩個世界,人生便能更臻完美。
在為人處世上,有時退讓不是完全的消極,反而是積極的轉進。我們要謙衝自牧,時時覺察、覺照,使本性清澈顯見。麵對功名富貴、人我是非,偶爾糊塗一下是何等灑脫自在,何等地悠然自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