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學會停步歇腳 我們在追求什麼(1 / 1)

第十章學會停步歇腳 我們在追求什麼

有時候我們要冷靜地問問自已,我們在追求什麼?我們活著為了什麼?

有人說:這輩子稀裏糊塗地過去,多好啊。我想,說這話的人可能是不想感覺太多的痛苦。他是清醒的人嗎?未必是。活得太清醒,看得太透徹,日子過得就無趣味了嗎?也未必是。而且,清醒到底有多清醒,透徹又有多透徹呢?

糊塗一時是智慧,糊塗一生實為人之最大的不幸。當你終日為生存而奔波勞碌,當你為瑣碎小事而煩惱痛苦,似乎“活著”本身已經被遺忘。生命如此短暫,有時候我們要冷靜地問問自已,我們在追求什麼?我們活著為了什麼?

我曾經與朋友閑聊,我問:“我們現在到底在追求什麼?”瞬間,朋友有些茫然,用疑問的語氣回答:“錢?房?車?…… ”其實,我們生活在這個物欲橫流的時代,想想這些都太正常了!隻是靜下心來想一想,我們還應該思考如何活得更自在。

我們在追求什麼? 我們活著為了什麼?這個問題是每個人都會遇到的問題,而且一直在尋找著這個答案。有許多人會說為了錢,有些人會說為了能吃好、穿好、玩好,也有人說我們在追求幸福和快樂。什麼才是幸福?

有個擁有幾座別墅的富翁在酒醉之後,躺在馬路上,有人問他為什麼不回家,他悲傷地喊道:“沒有家人陪伴,有多少房子都不是家,都沒有幸福可言!”物質的追求固然重要,但內心的平靜與快樂才是我們生活的根本!有些東西看得太重反而會徒增我們的心理負擔。既然改變不了,為什麼不轉個方向走呢?

美國石油大王洛克菲勒出身貧寒,在他創業初期,人們都誇他是個好青年。當黃金像貝斯比亞斯火山流出的岩漿似的流進他的金庫時,他變得貪婪、冷酷。賓夕法尼亞州油田地帶民眾深受其害,有的受害者做出他的木偶像親手將“他”處以絞首之刑,無數充滿憎惡和詛咒的威脅信湧進他的辦公室。

洛克菲勒53歲時,疾病纏身,人變得像個木乃伊,醫師們終於向他宣告一個可怕的事實:他必須在金錢、煩惱、生命三者中選擇其一。這時,他才開始省悟到是貪婪的魔鬼控製了他的身心。他聽從了醫師的勸告,退休回家,開始學打高爾夫球、上劇院看喜劇,還常常跟鄰居閑聊。他經過一段時間的反省,開始考慮如何將龐大的財富捐給別人。

起初,這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他捐給教會,教會不接受,說那是腐朽的金錢。但他不顧這些,繼續熱衷這一事業。他聽說密歇根湖畔一家學校因資不抵債而被迫關閉,他立刻捐出數百萬美元而促成如今國際知名的芝加哥大學的誕生。 洛克菲勒還創辦了不少福利事業,幫助黑人。從這以後,人們漸漸地理解了他,開始用另一種眼光來看他。他造福社會的“天使”行為,不但受到人們的尊敬和愛戴,還給他帶來用錢買不到的平靜、快樂、健康和高壽,他53歲時瀕臨死亡,最終竟以98歲高齡辭世。 誰救了洛克菲勒?金錢以及金錢背後的善心和社會職責。他因為追逐金錢而瀕臨死亡,又因為及時醒悟善用金錢自救。

世人生活在萬丈紅塵中,求名、求利、求婚姻,要求的事太多了。房子嫌不夠大,官嫌太小,車子是便宜車,存款才十萬,煩心事兒多了。很多時候,為事業、為愛情、為家庭,我們不能不拚了命去幹活、去賺錢、去操勞。時常會想這種日子什麼時候是個頭啊?於是覺得生活像根鞭子,而自己卻像隻陀螺,一直旋轉到形神俱疲。這時候,難免心生感慨。

作為普通人,月賺一千,有一千的活法兒,賺一萬,就有一萬的活法兒,窮人自有窮人的樂趣,沒必要把自己逼得那麼緊。我賺錢少,就少花,青菜稀飯依然能保持快樂的心情;我賺錢多,就多花,但就算是天天魚翅龍蝦,也不一定能快樂。

你懂得生活,就可以在陰暗中感受到陽光,在雪野上讀出暖意,在燥熱中體悟清涼。你明白人生,就可以讓寂寞綻放成鮮花,把鬱悶變成力量,把平凡化作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