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誌成城戰非典(1 / 1)

眾誌成城戰非典

2003年春天,肆虐的非典型肺炎病魔,向中華民族、向全世界人民發起了挑戰,這場突如其來的災難考驗著中國人民,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錘煉著民族精神。在以胡錦濤同誌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舉國上下抗擊非典,奏響了一曲萬眾一心,眾誌成城,團結互助,同舟共濟的壯歌。

非典型肺炎是相對典型肺炎而言的,典型肺炎通常是由肺炎鏈球菌或肺炎雙球菌等常見細菌引起的。非典型肺炎多是由病毒、支原體、衣原體、立克次氏體或其他微生物引起的傳染性疾病,症狀、肺部體征、血象相對沒有典型肺炎那麼明顯。非典在香港地區稱之為“SARS”。

非典型肺炎有一定的傳染性,可通過空氣飛沫或接觸患者分泌物等途徑傳播。此外,非典型肺炎有家庭聚集、社會聚集和醫院聚集傳播的特點。

非典的臨床表現為潛伏期為1~11天,大多數人感染4天後發病。以發熱為首要症狀,伴有頭疼、關節酸痛和全身酸痛、乏力、呼吸道症狀明顯,如幹咳等。部分病人偶有血絲痰,出現呼吸加速、氣促等呼吸困難症狀,極個別病人出現呼吸衰竭,如診治不及時可引起死亡。

然而,非典並不可怕,可怕的是對它的無知。隻有依靠科學,才能戰勝非典。在這場戰鬥中,中華兒女繼承和發揚著偉大的民族精神,同時也在新的實踐中錘煉著民族精神,為民族精神又增添了一筆寶貴的財富。

我們的科學工作者以衝鋒的姿態,在最短的時間裏,取得了令世人矚目的成果。用科學戰勝非典,既包括實驗室裏的攻關,也包括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的應急反應機製和綜合協調機製,還包括廣大人民群眾的科學知識,科學素質,科學態度,科學方法和科學精神的提高。另外,我們的黨和政府一方麵依靠科學來爭取抗擊非典的最後勝利,一方麵利用已有的法律法規或者通過緊急製訂條例法規來確保防止非典不留死角。而我們的人民也紛紛以高度的責任感自覺地維護社會的公共安全、公共秩序,以主動合作的態度對待公共事務,以爭當文明公民的標準積極參與抗擊非典的鬥爭。為有效地防治非典,中國積極開展地區間和國際的合作與交流,加強同世界衛生組織等國際組織的交流與合作。防治非典,表明中國正在全麵向世界開放,而向世界全麵開放的中華民族,也正在為世界作出自己應有的貢獻。

災難總會過去,然而,在這場災難中,中華民族體現出來的民族精神卻會永遠地記載在中國的史冊上。胡錦濤同誌充分肯定,高度評價了防治非典鬥爭中體現出來的這種精神,並號召全黨和全國各族人民都要大力弘揚這種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