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這些信念,一輩子都要堅持 1把職業當成事業
一位哲人這樣說過:“如果一個人把本職工作當成事業來做,那麼他就成功了一半。”
職業,在人們的眼中就是生存的資本,盡管“含金量”有所不同,但是如果一旦擁有了安身立命的資本,否則便會有生存之憂。為了生存絕大多數人需要一份職業。如果僅僅把職業當成生存的資本,或者隻是把目光停留在工作本身,就可能會把所從事的工作當成苦役,即使從事的是你最喜歡的工作,你仍然無法持久地保持工作的激情,得過且過,難有作為。而如果把工作當作一項事業來看待,情況就完全不同了,事業是一種積極的、主動的、創造性勞動。它的榮譽感和使命感會立即將你工作中的一切不如意一掃而空。而且有了目標和追求,人就會有良好的精神狀態和不竭的動力,就會精益求精、開拓創新地做出一番成就來。
大發明家愛迪生每天在實驗室工作長達18小時,但他說:“我從來沒有工作過一天,每一天都是樂趣。”這是何等的境界?把職業當成事業做,一定會有一番成就。
職業和事業,雖一字之差,卻有天壤之別。有這樣一個故事:兩個人從同一扇窗子往外看,一個看到的是滿地的泥濘,一個看到的是滿天的繁星。這說明對同一件事情的態度,並不完全取決於事情的本身,還在於人的主觀能動性。一份職業對於從業群體中的任何一個個體來說,其認知和感受程度都應該說是差不多的,而能改變的隻有個體的心態。以積極的心態來麵對職業,並將它當作自己追求的事業,那工作起來就會心情舒暢,充滿激情和創造,就可能有所建樹。反之,消極地麵對工作,被動地應付差事,就會索然寡味,難以有所作為。
我認為,作為一個職場中人,一定要明白一個道理,那就是工作絕不僅僅是為了養家糊口,工作是實現自我價值的一種方式,而為我們提供工作的企業則是我們邁向成功的平台。所以,“把職業當成事業”,這個信念必須注入你的思維深處,時刻不能忘記。
在這個職業社會裏,任何的目標和理想都必須通過工作來實現,你的價值就在你工作的過程中得到體現,隻有把工作做好了,得到了上司和別人的認可,你才能獲得精神和物質上的回報,擁有你理想的社會地位,並最終實現你的人生目標。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工作是我們要用生命去做的事。一個職業需要你用自己寶貴的生命去做,那它就是你要追求的事業。
事實上,也正是為了成就什麼或收獲什麼,我們才會對手頭的工作加以關注,並在那個方麵付出精力。而因為它使你的事業,所以,對它付出多少你也不會去計較。這讓我想到了一個有趣的現象:每逢加班,總能看見一些人對此好像並沒有什麼怨言,即使是經常的熬夜也不叫苦且樂此不疲;而另一些人即使是第一次加班,或者是偶爾加一次班,也會叫苦不迭,甚至怨聲載道。
其實,每個人都會有很多的人性弱點,比如貪圖享受、容易滿足、回避困難、自輕自賤、盲目樂觀、懶散傲慢等。如果沒有把本職的工作當作事業來看待,那這些弱點將可能會變得難以控製。
一位企業的老板曾對我感歎說:“我的員工中最讓我感到可悲也是最可憐的一種人,就是那些隻想獲得薪水,而其他一無所知的人。”同一件事,對於工作等於事業者來說,意味著執著追求力求完美。而對於工作隻是職業者來說,則意味著出於無奈不得以而為之。
那如何改變自己,將所從事的職業看成是自己追求的事業呢?我認為,必須要能夠通過現在的職業看到更高的追求目標,也就是要看到、要清楚自己通過現在從事的職業所要實現的最終理想是什麼。這樣,你就可以比較容易地改變自己對待職業的態度。
麥當勞創始人在給學生做演講的時候問了這麼一個問題:“誰知道我們是做什麼的?”沒有一個學生的回答不是做快餐的,麥當勞就是賣快餐的嘛。可是麥當勞創始人給出的答案卻出乎了大多數人的意料:“麥當勞是做地產生意的,我的職業是做快餐,可是我的事業是做地產生意。我的最大的資產不是快餐給我帶來的利潤,而是地產帶來的保值增值!”這就是智者的眼光和遠見卓識,在努力做好本職工作的同時,透過它看到了更偉大的未來,看到了事業的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