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這些信念,一輩子都要堅持 4?不要隻做我告訴你的事(2 / 2)

當今的商業社會與以往大不相同,雇主與雇員、企業與職工的關係也發生了變化。老板不是隻需要會幹活的機器,員工也不是隻需要能掙錢就行的崗位。

激烈的競爭、緊張的節奏、眾多的變數,都要求員工不能事事等待老板的吩咐。高管層往往欠缺一線員工所掌握的一手信息和切身體驗,離問題太遠,隻是從報告中推測大致的情況。如果各個層次的員工不發揮主動性,隨時思考如何改進自己的工作,如何更好、更及時地滿足顧客的需求,企業就不能保持敏銳的反應和競爭的優勢。

就雇傭關係而言,今天已經很少有人能從一而終、一輩子在某個地方工作。員工不再指望鐵飯碗。正如布朗查德所說,他們最需要的是真誠和機會。他需要機會學習、增加知識、培養技能。他知道,隻有提高個人適應市場的能力和自身的價值,才是工作的最佳保障。而學習的最佳方式就是有機會發揮主動性。如果在這個公司他不隻是坐等指令,而是能夠運用個人的最佳判斷和努力,不僅他的創造力得到了公司的尊重和承認,而且他由此得到的鍛煉和提升,也是他一生能夠不斷適應市場變化的寶貴財富。那些事事待命而行,滿足於完成交付給自己任務的員工,將會越來越力不從心。那些能自己管理、領導自己的員工,才是雇主、企業到處尋找的人。

也就是說,無論從企業的立場還是員工的前途看,鮑伯·尼爾森提出的“終極期望”所表達的都是順應這個時代要求的一種雙贏工作哲學和工作態度。

《致加西亞的信》震撼了許多人,於是人們開始學習和提倡羅文的工作精神。然而,羅文的精神雖然是永恒的,但僅靠這種羅文精神已不足以跟上時代的步伐。因為羅文隻是受命而行的完美榜樣,並不是主動創造的積極典範。在今天,“那些隻依靠員工把老板吩咐的事做好的公司,就好像站在危險的流沙上,早晚會被淘汰、淹沒”。

永遠做非常需要做的事,而不必等待別人要求你去做。

作為一名員工如何自覺的發揮主觀能動性以及如何以飽滿的激情、富有創造性的探索、高度的敬業精神全身心的投入到工作中。

飽滿的激情:他是你積極主動工作的來源,正是這種激情,他會時刻鞭策著你向著目標而努力。當一個人沒有了這種工作激情,他會使人精神頹廢,沒有上進心,成為一個隻受命而行的人。無法更好的體現個人的價值。

富有創造性的探索:始終運用個人最佳的判斷和努力,把需要做的事做好。這是一種追求,隻有擁有強烈的事業心和責任心的人,才能充分發揮個人的主觀能動性,去積極追求、積極探索,從而超越自我、實現自我。

作為一線員工,沒有人能比我們自己更深切了解、體會自身工作中存在的問題,以及為之提供服務的客戶的需求,我們必須時刻反思和改正工作中存在的缺陷,隨時想想如何把實際工作做得更好,從而提高公司整體的市場競爭力。“不要隻做我告訴你的事,做需要做的事”這是公司領導對一名員工的“終極期望”,也是每一名員工需要時刻牢記並努力踐行的一種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