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洲也有落發的僧人,他們終日念誦阿彌托佛,自稱佛門弟子。
而修行道裏的僧人,行事做派和五洲的僧人,並沒有太大的區別。隻是他們卻沒有佛陀的稱謂,而是自稱浮屠門弟子,虔心信奉釋迦二聖。
哀無心沒有立即回答沈彥秋的問題,而是直接問道:“如今修行道當中,撇開那些個隱世宗門不說,單說天道十二宗中,一大半都是以道門為尊。就是元魔山,幽冥鬼道和自在魔宮這些外道修士,時常也多以貧道二字自稱。那黃花觀更是直接建立道觀,供奉三元道尊。你可知這是為何?”
沈彥秋道:“還請師尊明示。”
哀無心道:“凡人有凡人的難處,修士自然也有修士的難處。就連開天辟地的盤皇大帝,也要因為天地相合,不得已撐起天地舍身衛道。我們這些後輩修士,誰又能脫得了劫難?不過現如今的修士,大多也是從凡人修煉而來,故而修士能體味凡人之苦,但凡人就未必能了解修士的難處。”
他伸指一點沈彥秋:“比如你。”
沈彥秋點頭道:“師尊說的是,弟子從凡人變成修士,其實也不過幾個月的時間。弟子自覺心態上還沒有完全轉變過來,考慮事情的時候,也不自覺的還把自己當成普通人一樣。方才師尊所說,弟子確實不知。”
“嗬嗬,我們也不過是具備了一些能力的普通人而已,如果自我刻意強調高人一等的身份,那就落了下乘。”
哀無心道:“剛才我已經同你說過修真的來曆,按理說媧皇聖母造就了人族,在當時神魔共生的情況下,理當傳下修行功法,讓人族得以自保。可她老人家隻是賦予了人族軀體和智慧,羲皇聖父也隻是化身凡人,易名伏羲教授人族生存繁衍之道,而不曾傳下一字法訣。”
“偏偏這個事情竟然沒有任何確切的記載,這等辛密縱為師也是不得而知,亦不敢妄加揣測。隻是初代人祖在當時危急的情形之下,根本無法保全人族不受侵害,隻得轉向三元道尊和釋迦二聖求道。”
“三元道尊秉承混沌母氣化生,持天道造化,掌天地鴻蒙,故而普教諸天萬界一切生靈,盡皆一視同仁,不分善惡出身。”
“釋迦二聖卻不同。先天而生五太,上三道原始清靈氣化生太元,始元和玄元三位道尊。又因三元道尊乃是原始輕靈之氣所化,故所有修道之人,都尊稱三元道尊為太上太元道尊,太上始元道尊,太上玄元道尊,合稱三清道祖。”
“釋迦二聖則是先天太初之氣,和先天太易之氣所化,分別掌管慈悲二道,一為大慈阿彌陀,一為大悲須菩提。”
“始、玄、元、易、初先天五太,乃是構築諸天萬界的基礎。太元,太始,太玄為上三道,統輕靈之氣。太初和太易為下二道,統重濁之氣。上三道和下二道份屬同出,並沒有高下之分。”
“釋迦二聖創立浮屠門,以慈悲之道教化眾生。然二聖雖然先天與三元道尊相同,但三元道尊自四重仙道修改的九重真道,最終的目的還是修成元神,成就仙道。實則九重真道也隻不過是把四重仙道再細細分化。”
“可釋迦二聖創立的浮屠法門,卻大相庭徑!他們教導弟子卻是不修元神,而是修煉蓮花舍利。”
“就是這蓮花和舍利的區別,才最終導致浮屠門分出兩個不同的派係。釋空聖說合和心,畢迦聖說無能勝。”
說到這裏哀無心長歎一聲,又倒了一杯冷凝水:“說到底,還是因為二聖參悟的兩部殊勝曼陀羅尼有本質的不同。”
“先天太初之氣,演化一部金剛曼陀羅尼殊華勝。先天太易之氣,演化一部胎藏曼陀羅尼殊華勝。”
“釋空聖參悟金剛曼陀羅,教導門人弟子合和心。畢迦聖參悟胎藏曼陀羅,教導門人弟子無能勝。金剛部主心意,說的是意與心合,心與道合,以達超脫。所以修行金剛曼陀羅者,內現蓮花之相,少假於外物。胎藏部則主外體,所講的是修元陽舍利,金身寶筏,橫渡苦海。所以修行胎藏曼陀羅者,皆現舍利相,莊嚴金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