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處變不驚——變之忍 繞道而行的智慧(1 / 2)

十一、處變不驚——變之忍 繞道而行的智慧

魯迅先生曾說過:“世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便成了路。”《孫子兵法》中說:“軍急之難者,以迂為直,以患為利。故迂其途,而誘之以利,後人發,先人至,此知迂直之計者也。”這段話的意思是說,軍事戰爭中遇到最難處理的局麵時,可把迂回的彎路當成直路,把災禍變成對自己有利的形勢。

百折不回的精神雖然可嘉,但如果僅能望得見目標,而前麵卻是一片陡峭的崖壁,沒有可以攀援的路徑時,我們最好是換一個方向,繞道而行。為了達到目標,暫時走一條與理想相背馳的路,有時正是智慧的表現。

毫無疑問,人們都願走直路,沐浴著和煦的微風,踏著輕快的步伐,踩著平坦的路麵,這無疑是一種享受。相反,沒有人樂意去走彎路,因為,在一般人眼裏,彎路曲折艱險而又浪費時間。然而,山路彎彎,水路彎彎,人生之路亦彎彎,所以喜歡走直路的人要學會繞道而行。

學會繞道而行,迂回前進,適用於生活中的許多領域。比如當你用一種方法思考一個問題和做一件事情時,如果遇到思路被堵塞之時,不妨另用他法,換個角度去思索,換種方法去嚐試,也許你就會茅塞頓開,豁然開朗,有種“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覺。

在一次歐洲籃球錦標賽上,保加利亞隊與捷克斯洛伐克隊相遇。當比賽隻剩下8秒鍾時,保加利亞隊僅以2分優勢領先,按一般比賽規則說來已穩操勝券,但是,那次錦標賽采用的是循環製,保加利亞隊必須贏球超過5分才能取勝。可要用僅剩的8秒鍾再贏3分絕非易事。

這時,保加利亞隊的教練突然請求暫停。當時許多人認為保加利亞隊大勢已去,被淘汰是不可避免的,該隊教練即使有回天之力,也很難力挽狂瀾。然而等到暫停結束比賽繼續進行時,球場上出現了一件令眾人意想不到的事情:隻見保加利亞隊拿球的隊員突然運球向自家籃下跑去,並迅速起跳投籃,球應聲入網。這時,全場觀眾目瞪口呆,而全場比賽結束的時間到了。但是,當裁判員宣布雙方打成平局需要加時賽時,大家才恍然大悟。保加利亞隊這一出人意料之舉,為自己創造了一次起死回生的機會。加時賽的結果是保加利亞隊贏了6分,如願以償地出線了。

如果保加利亞隊堅持以常規打完全場比賽,是很難獲得真正的勝利的,而往自家籃筐投球這一招,頗有迂回前進之妙。在一般情況下,按常規辦事並不錯,但是,當常規已經不適應變化了的新情況時,就應解放思想,打破常規,善於創新,另辟蹊徑。隻有這樣,才可能化腐朽為神奇,在似乎絕望的困境中尋找到希望,創造出新的生機,取得出人意料的勝利。

當我們在生活中遇到無路可走的情況時,不妨回過頭來繞道而行,便可以找到一條新路。所以世上隻有死路沒有絕路,而我們之所以往往會感到麵對“絕路”,那是因為我們自己把路給走絕了,或者說我們的目光短淺思路狹隘,缺乏了“繞道”迂回的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