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信守道義——信之忍 輕諾必寡信,多易必多難
“言必信,行必果”、“一言既出,駟馬難追”這些流傳了千百年的古語,都形象地表達了中華民族誠實守信的品質。在中國幾千年的文明史中,人們不但為誠實守信的美德大唱頌歌,而且努力地身體力行。
誠實守信是忠誠老實,信守諾言,是為人處事的一種美德,更是為人處世之本。所謂誠實,就是忠誠老實,不講假話。誠實的人能忠實於事物的本來麵目,不歪曲,不篡改事實,同時也不隱瞞自己的真實想法,光明磊落,言語真切,處事實在。誠實的人反對投機取巧,趨炎附勢,見風使舵,爭功推過,弄虛作假,口是心非。
一個忠誠老實的人對客觀事物的認識能力也是有限的,不可能事事時時準確地反映客觀事物的內在規律。因此,忠誠老實的人也有可能犯錯誤,但同虛偽的人犯錯誤的性質不同。誠實的人犯錯誤是由於認識能力和認識方法方麵問題造成的,而虛偽的人犯錯誤則是由於不誠實,屬於道德品質問題。
一個人要想在社會立足,幹出一番事業,就必須具有誠實守信的品德,一個弄虛作假、欺上瞞下、糊弄國家與社會、騙取榮譽與報酬的人,他們是要遭人唾罵的。誠實守信首先是一種社會公德,是社會對做人的基本要求。
鄭周永承包下一座大橋的修建工程。由於戰時物價上漲,開工不到兩年,工程費總額竟比簽約承包時高出了七倍。在這嚴峻的時刻,有人好心地勸阻鄭周永,趕緊停止施工,以免遭受進一步的損失。但鄭周永另有一番想法:金錢損失事小,維護信譽事大。於是鼓起勇氣毅然決定:為了保住現代土建社的信譽,寧可賠本甚至破產,也要按時把工程拿下來。結果,現代土建社付出了巨大的代價,終於按時完工,保質保量地按時交付使用。
鄭周永雖然吃了這回大虧,以致瀕臨破產,但也因此樹起了恪守信用的形象,贏得了人們的信任,生意一個接一個地找上門來。不久,他投標承包了當時韓國的四大建設項目:韓興土建、大業、興和工作所和中央產業;承建了漢江大橋的第一期工程;接著,又繼續承建了漢江橋的第二、第三期工程。僅是漢江大橋這三項重大工程就前後花了整整十年的時間,它不僅使鄭周永的“現代建築”賺得了豐厚的利潤,而且壓倒了同行對手,一躍成為韓國建築行業的霸主。
商人要想使自己的行業有大發展,必須講商業道德,以德為本。鄭周永寧輸老本,也不輸信譽的做法,使生意越做越興隆。缺乏誠信的人,即使花言巧語,也會被人識破。運用別人的錢致富是一條捷徑,但一定要有誠信。誠信是所有事業成功的基礎。
誠實和守信兩者意思是相通的,是互相聯係在一起的。誠實是守信的基礎,守信是誠實的具體表現,不誠實很難做到守信,不守信也很難說是真正的誠實。誠實側重於對客觀事實的反映是真實的,對自己內心的思想、情感的表達是真實的;守信側重於對自己應承擔、履行的責任和義務的忠實,毫無保留地實踐自己的諾言。
誠實守信是為人處事第一原則。朋友,不管你身處何處,涉世未深還是曆經世事變遷、滄海桑田,請你保持誠信,堅守誠信。因為隻有這樣,你才能守住心靈的契約,贏得做人的尊嚴,最終會成就一番大業。所謂守信,就是信守諾言,說話算數,講信譽,重信用,履行自己應承擔的義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