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點23:抓重點——把握成事的關鍵 把精力用在刀刃上
要把精力用在刀刃上,此外還應懂得,一次隻做一件事情,一個時期隻有一個重點。聰明人要學會抓住重點,更要遠離瑣碎事務,以便節省精力,好把節省下來的精力用在刀刃上。
在我們的一生中,一定會遇到這樣或那樣的好機會,而我們能否抓住它,並以此平步青雲,就全看我們是否作了足夠的準備和具備充足的力量了。我們力量積累得愈充分,愈能應對突然之變。對於各種不同的事業,我們在經驗、能力、謀略上的積累定會產生巨大的幫助,凡欲成大業者,都應時刻積累著,以備不時之變。我們要在這上麵多下精力。
現在的年輕人,總是以為自己年輕,有無窮的精力和能量,並希望憑借著自己充沛的精力而取得事業的成功。他們為青春所帶給他們的一切而驕傲,但他們並沒有珍惜這一切。通宵的熬夜,酗酒,生活不檢點,又很少運動,等等,這些都透支他們的生命和青春,當自己察覺的時候為時已晚。他們質問著自己:“我的青春哪裏去了?原本是會發光的生命怎麼突然如流星一樣變成了石頭?”
一些人之所以平庸、無所作為,就是因為自己對自己的投資過於吝嗇,不會運用自己的精力,他們缺少良好的教育,又沒有好的理論修養和思想認識,就像種莊稼,隻播了種子而不澆水施肥,豐收從何談起。
眾所周知,家產的潰散仍舊有許多方法可以挽回,但青春一去則不複返,並且還有一些其他的東西,不知不覺地離你遠去,比如地位、尊嚴,於是,你的生命可能就這樣虛度了。
有些人在旁支細節上浪費了精力,有些人則因為性情急躁而在吹毛求疵、發怒抱怨上損耗了精力,更不值得的是,在這上麵耗費的精力要比在工作事業上多得多。比如,無故地與人發脾氣、生氣,就好像一個鬆動的水龍頭,點點滴滴地流逝了自己的生命。又如,有些老板動不動就對職員發火,雞蛋裏挑骨頭,大加指責,這種做法其實是很不明智的,這樣既影響自己的心情,又浪費了自己的精力,對事情起不到任何的作用。
人的時間有限,精力有限,所以不可能把所有的事情做到最好,但是一定可以把其中的一件事做到最好。
有這樣一對夫妻:丈夫在一個學校教經濟學,妻子在學校附近的街麵上開了一家紐扣店。一天,丈夫下班回家對妻子說,自己有一個新發現:他在圖書館看到一本雜誌,上麵介紹的公司都是全球的大公司,也就是人們說的500強。他們都是一根筋,隻走一條路。妻子問:“你要表達什麼意思呢?”丈夫的說:“我給你打個比方,你賣紐扣,就隻賣紐扣,賣所有品種的紐扣,這樣咱們的店再大,都不賣別的。以後你再進貨,頭飾、胸花之類的東西,不要再進了,隻進紐扣,有多少品種進多少品種,咱們看看生意會怎麼樣。”此後,妻子就按照丈夫說的去做,果然,他們的小店逐漸變成了這座城市一家最大的紐扣店。
這個丈夫很有智慧,他看到了大公司的發展都是把精力放在某一方麵而成功的,所以他讓妻子集中精力做紐扣生意,最終也取得了成功。世界500強企業確實也集中精力做隻做一件事,做好一件事。比如,物流運遞類老大——UPS公司,它們發展到今天,也隻做了一件事———用最快的速度把包裹送到全世界的客戶手中;世界零售業的老大———沃爾瑪,自始至終隻做零售,雖然他們錢很多,卻不去買地去做房地產;美國通用汽車公司100多年來,也是隻做汽車與配件,資產達到八萬億了,也不去做航空與輪船。世界上一些著名的大企業、大集團公司,取得壟斷和領先地位,再不斷地做科研,使自己的技術一直處於同行業的領先地位,從而取得超額利潤。
人一生隻做一件事,並且要專注,堅持。而要想在任何一個行業和群體中出頭,必須有沉浸其中十年或者更長時間的的決心。而且人的一生也隻能夠做好一件事,隻做好一件事,就是說要集中精力發展,而不是多元化發展。很多人和企業涉足的領域太多,學習的東西太雜,這樣就造成了其內部很虛弱,每一項都沒有很強的競爭力。目標定了很多,什麼都想做,什麼都沒有做到最好,實質是沒有自己的核心競爭力。
常言說:好鋼要用在刀刃上。我們不可能把所有的事情做到最好,但是可以把精力用在刀刃上,把其中的一件事做到最好。因為心無旁騖地做一件事,更容易成為強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