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點23:抓重點——把握成事的關鍵 關鍵時刻要有“亮劍”精神
俗話說:會哭的孩子有奶吃,說的就是這個道理,如果你餓了,但關鍵時刻你沒哭,而你的弟妹或者哥姐哭了,那麼他們可能就有奶喝,而你隻能等待。現實生活中的確是這樣的:“該'哭”的時候就是要“哭”,該“叫”的時候也應該“叫”。關鍵時刻要敢把自己“亮”出來。這樣才能在這個充滿競爭的社會中站穩腳跟。
俗話說的好,打蛇要打七寸。否則,徒勞無功不說,還可能傷到自己。我們平時說話也是如此,關鍵時刻該說就得說。就像唱戲,鑼鼓喧天折騰半天卻不見演員出現,連賠錢賺吆喝都算不上,還叫什麼藝術!
現實生活中有這樣一些人,他們工作能力很強,也很受老板的賞識,但拿到的薪水卻很少,想要跟老板談談加薪的問題。但每當麵對老板,特別是當老板說出“什麼事”三個字的時候,原先好不容易鼓起來的勇氣就癟了下去,隻好找個借口搪塞過去了事。於是,就一直過著不開心的日子,然而當他終於無法忍受自己的懦弱,大著膽子向老板提出了他的要求時,雖然老板可能感到有點突然,但經過就雙方的想法、要求等進行了溝通交流以後,可能很快就會答應他的合理的要求,而且很可能還會說:“你為什麼不早告訴我呢?”
現在回過頭來想一想,你是不是這樣的人呢?平日裏口若懸河,頭頭是道,可一到關鍵時刻就掉鏈子,事後卻又免不了後悔不迭,自怨自艾。
如今有許多大學畢業生求職也是一樣,有的人覺得提條件不好意思,或者覺得自己剛畢業,還不好提什麼條件,於是吞吞吐吐,欲言又止,本來自己的條件很好,能力很強,但是結果得到的合同並不滿意,如果在今後的工作中有沒有抓住機會及時地提出要求,那麼可能最後也會因為不滿意自己的薪水而抱怨,導致工作不積極,最終離職。
還有這樣一些人:他們在工作中,盡管與同事經常交流,關係很好,但因為事事謙讓,結果別人風光無限,自己卻一直是兩手空空;麵對上司,雖然很注重與他們進行溝通,也懂得充分展示自己的能力,但由於覺得沉默是金,說話時戰戰兢兢,生怕有一絲一毫的差錯,好的主意、好的想法都是別人提出來的,結果很難被提升,隻能選擇默默無聞。反思一下,你是否是這樣的人?也許你有天才的腦袋,但就因為你關鍵時刻沒有說出來,所以痛失了許多晉升加薪的機會。這就同“會哭的孩子有奶喝”一個道理。關鍵時刻要敢“哭”,“哭”到關鍵上。
而有這樣一些人,說不出關鍵的東西,但是他們不是不知道什麼是關鍵的東西,而是不好意思開口,往往是話到了嘴邊,又去顧左右而言他。如果你確實缺乏這麼一點點勇氣的話,不妨看看下麵的故事。
在鳥類中,老鷹可謂是飛禽中最強壯最勇猛的動物了,據動物學家所作的研究,老鷹之所以能夠成為所有鳥類中最強壯的種族,並不是因為它們天生就強壯,而是與它們的喂食習慣密切相關。一般來講老鷹一次能夠孵出大約4~5隻小鷹,然而由於它們的巢穴很高,獵捕回來的食物雖然不少,但能夠拿到窩裏喂小鷹的卻不多,因此每次隻能喂食一隻小鷹。而老鷹的喂食方式卻很特別,它們並不是依據平等的原則,每一隻小鷹都能夠得到食物,而是哪一隻小鷹搶得凶就給哪一隻吃,在這種情況下,不爭不搶的小鷹就會因為吃不到食物日漸瘦弱,逐漸死亡,存活下來的則是那隻最為凶狠的。正是因為有了這樣良好的基因,所以,它們才能夠成為最凶猛的動物之一。
我們不難發現,活下來的小鷹並不是因為它從一開始就很強壯,也不是它有什麼別的更多的優勢,所有的小鷹起點都一樣,麵臨的環境也一樣,不同的是活下來的是敢拚敢搶的那一隻。自然界是這樣的,人類社會更是如此。因為“公平”永遠不可能成為所有組織中的公認原則。如果組織沒有適當的淘汰製度,恐怕進化的速度也會很慢。這些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的故事在我們的周圍隨處可見,比比皆是。我們麵對的機會和小鷹一樣少,但競爭的對手卻是小鷹的無數倍,不把關鍵的東西說出來,怎麼行呢?就像行軍打仗一樣,即使你有再好的軍隊,如果關鍵時刻沒有主動出擊的話,那麼可能隻有被動挨打的份。
當然,勇於“亮”出你自己,並不是不顧實際情況的亂亮,而是要抓住時機,關鍵時刻抓住重點才能“亮”得精彩,才會打得贏,有所收獲。就像說話一樣,敢於說出自己的觀點,不是不顧實際地亂說,而是堅持一定的原則,把話說在點子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