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輯 從實踐中積累經驗,學說幽默話 第二章 生活中的幽默學(3 / 3)

據說《大不列顛百科全書》最初幾版收納“愛情”條目,用了5頁的篇幅,內容非常具體。但到第14版之後這一條目卻被刪掉了,新增的“原子彈”條目占了與之相當的篇幅。有一位讀者為此感到憤慨,責備編輯部藐視這種人類最美好的感情,而熱衷於殺人的武器。對此,該書的總編輯約斯特非常幽默地給予了回答:對於愛情,讀百科全書不如親身體驗;而對於原子彈,親身嚐試不如讀這本書好。

這位總編輯幽默的回信中包含了很深的哲理,他將愛情和原子彈進行比較,在答複讀者質問的同時又表達了他和讀者一樣,珍惜人類最美好的感情、不願原子彈成為“人類之禍”的思想。編輯簡單明了又具有穿透力的言語使幽默提升到一個更高的層次,具有了更深、更廣的含義。

言語幽默多是三言兩語,輕描淡寫的。它既不像戲劇那樣有激烈的矛盾衝突,又不像小說那樣有完整結構的故事情節,但是它的確具有一種特殊的穿透力和一種高雅的情調。

模仿中的幽默

大多數人都有一些不好的語言習慣,比如走路時不停地自言自語,講話時帶有口頭禪,說話語調陰陽怪氣等等。這些語言上的壞習慣經常出現,身旁的人也就習以為常,見怪不怪。但如果有人突發奇想,對他人語言上的一些壞習慣進行模仿,使這些壞習慣忽然離開了他的主體,出現在模仿者身上,那麼這些壞習慣就會令人感到可笑了。他人語言上的壞習慣是我們用來製造幽默的好材料。

模仿愚人說話能產生幽默。當年,適逢齊魯大學校慶,山東軍閥韓複榘在演講台上扯出下麵這麼一大段信口雌黃、狗屁不通的“笑話”。

“諸位,各位,在齊位:

今天是什麼天氣?今天是講演的天氣。開會的來齊了沒有?看樣子大概有五分之八啦,沒來的舉手吧!沒人舉手?很好,都到齊了。你們來得很茂盛,鄙人也實在是感冒……今天兄弟召集大家來訓話,兄弟有說得不對的地方,大家應該互相諒解,因為兄弟和大家比不了。你們都是文化人,都是大學生、中學生和留洋生,你們這些烏合之眾是科學化的、化學化的,都懂七八國的英文,兄弟我是大老粗,連中國的英文也不懂……你們是從筆筒子裏鑽出來的,兄弟我是從炮筒子裏鑽出來的,今天到這裏講話,真使我蓬蓽生輝,感恩戴德。其實我沒有資格給你們講話,講起來就像……就像……對了,就像對牛彈琴。”

話語間,他一再表明自己是大老粗,可又一心想充文化人,以至於濫用詞藻,顛倒黑白。看過這段話,大家一定會發現,這段話絕對符合幽默學上所說的出人意料的效果,畢竟誰能想到時任山東省主席的韓複榘竟是這樣一個沒有文化的大草包呢。不過就是上麵這麼一段,從模仿的角度來看,卻是模仿的好素材。如果在某些場合說話時,你也來上這麼一段,一定會令聽眾笑掉大牙。

學習結巴也能產生幽默。小孩子就特別喜歡學結巴的人講話,大人們聽到了總是厲聲嗬斥。大多數人的結巴是天生的,有些人的結巴是後天因素造成的,正常人在緊張時,也會結巴。結巴,不利於語言表達,這是一件不幸的事,但結巴卻可以被用在製造幽默上。

一個結巴去買西瓜,發現隻帶了兩元錢,就去問老板一個西瓜要多少錢。

結巴:“老老老老老老板板,一一一一一個個個西瓜瓜瓜……”

老板聽得很不舒服,沒等他說完就幫他拿一個西瓜稱了。

結巴:“多多多多少錢。”

老板:“三元八角!”

結巴:“買買買買買買買買買……”

老板聽得頭皮發麻,沒等他講完就幫他切開了。

結巴:“買買買不不不不起!”

“……”

你可以在這樣的時候模仿結巴製造幽默,別人問你:“你知道小王最近結婚了嗎?”你可以故意這樣說:“啊……啊,我怎麼沒……沒聽說啦,那那那你……你講講看。”運用這種幽默技巧時,結巴的口氣要自然,停頓不要太多,但也要注意不要經常使用這種技巧,要知道結巴是能學出來的,如果真的變成結巴,到時候恐怕你就幽默不起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