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輯 從實踐中積累經驗,學說幽默話 第四章 辯論中的幽默(1 / 2)

第3輯 從實踐中積累經驗,學說幽默話 第四章 辯論中的幽默

在辯論場上與對手辯論時,或者在生活中與人發生爭執時,幽默常常可以讓人立於不敗之地,並且能夠化爭執為會心一笑。

幽默論辯與通常意義上的論辯不同,它既無邏輯嚴密的論辯過程,也沒有明確的反駁模式,但它卻能以趣味的方式,暗示事物的本質,達到明辯是非的目的,因此,它同樣帶有真實性,具有威懾力。幽默論辯有著強大的力量,常常能發揮通常意義上的證明與反駁所無法達到的作用。

幽默:雄辯的奇葩

幽默給辯才們增添了靈氣,智慧的火花不斷在他們的辯詞中閃光。如果說,論辯是雙方拚死相爭的一座奇絕險峰,那麼,幽默就是雄辯用來占領峰巔的一枝飄逸秀美的奇葩。它使雄辯充滿詩意的力度。

在一次題為“走向2000年電視辯論賽”的角逐中,辯論員在論辯中幾乎妙語如泉,例如:

“公共汽車一進站,不論男女老少,個個是氣運丹田,左右開弓,南拳北腳,各顯神通。”

“過去,老式縫紉機一架,傻笨自行車一輛,再加上個能聽‘樣板戲’的匣子,足以令普通中國人心醉得想跳曲‘忠字舞’”。

風趣幽默在論辯中不僅不會弱化談鋒,而且能增強語言的鑽勁,使它更準確、明了,具有一定深度,給聽眾“四兩撥千斤”的感覺。

通常認為,口頭辯論具有“三要素”:語言的簡潔性、時間的緊促性、反應的靈敏性,而它們都與幽默分不開。

在美國洛杉磯舉行的一次中美作家會議上,美國詩人艾倫·金斯伯格給我國著名小說家蔣子龍出了一個難題:“把一隻二點五公斤重的雞,裝進一個隻能裝半公斤的瓶子裏,您用什麼法子把它取出來?”蔣子龍當即回答說:“您怎麼放進去,我就怎麼拿出來。顯然,您憑嘴一說就把雞裝進了瓶,那麼我隻能用語言工具再把雞拿出來。”

幽默不僅能調節論辯的氣氛,減少緊張與壓力,增強你出語的精約與機敏,而且能徑直揭示問題的實質,置對手於被動的地位。破綻最畏懼幽默。

新奇詭辯,招招都靈。

“詭辯法”,就是故意用似是而非的歪理來為明顯錯誤的事情或論點狡辯,目的是混淆是非或炫耀機智取樂。

父親:你竟敢背著我抽煙,我非打死你不可!

兒子:爸爸,你別生氣,我向您保證,以後抽煙一定當著你的麵。

這類幽默中,兒子用的則是混淆概念的詭辯方法。父親反對的是兒子抽煙,兒子故意將父親批評時談到的抽煙場合、方式攪在一起,造成一種假象,似乎父親反對的不是抽煙本身,而是抽煙的場合和方式,這也可算得上是新奇的詭辯了。

“詭辯法”在操作實踐中的手段並不全是單一打法,而是18般兵器長短結合、綜合使用,有的情況下是想靠歪理取勝,有些時候則不過是想展示強詞奪理、胡攪蠻纏的醜態而取樂。

柏楊先生的《醜陋的中國人》一書的“代序”中有一段醫生和病人的對話:

病人:我下個月就要結婚了,大擺筵席,你可要大駕光臨,做我的上賓。我的病化驗結果如何?”

醫生:對不起,我恐怕要報告你一個壞消息,化驗的結果裝在這裏,恐怕是三期肺病,第一個是咳嗽……

病人:怪了,你說我咳嗽,你剛才還不是咳嗽,為什麼不是肺病?

醫生:我的肺病與你的不一樣。

病人:有什麼不一樣?你有錢、有學問,上過大學堂,喝過密西西比河的水,血統高人一等,是不是?

醫生:不能這樣說,還有半夜發燒……

病人:不能這樣說,要怎麼說才會稱你的心、如你的意,半夜發燒,我家那個電扇,用到半夜能把手燙出泡,難道它也得了三期肺病!

醫生(委屈解釋):吐血也是症狀之一。

病人:我家隔壁有個牙醫,去看牙的人都被他搞得吐血,難道他們也都得了三期肺病!

醫生:那當然不是,而是綜合起來……

病人:好吧!退一萬步說,即使是肺病又是三期肺病,又有什麼關係?值得你大呼小叫!外國人還不照樣得肺病!為什麼單指著鼻子說我?我下個月結婚,誰不知道,難道你不能說些鼓勵的話,為什麼要打擊我?我跟你有什麼怨?有什麼仇?你要拆散我們?

此節選的對話,具有極強的幽默效果,詭辯者的蠻不講理又振振有辭的勁頭,令人啼笑皆非。但詭辯幽默的效果還不止於此,這種典型的詭辯表演,寓意又是極能發人深思的。

以守為攻,產生幽默效果

古羅馬雄辯家西塞羅對幽默辯論有獨到的研究。他說,把對手否定的結論拿來加以肯定,回敬對方,這便是以守為攻的技巧,這種辯論技巧能夠產生一定的幽默效果,也帶有一些詭辯色彩。我們從西塞羅的《演說家》中找到了下麵這樣一個故事。

一位眾所周知出身於卑劣家庭的人向勒利尤斯喊道:“你背叛了自己的祖先!”勒利尤斯反唇相譏道:“你呢,你絲毫沒有背叛自己的祖先!”這句話引起哄堂大笑。勒利尤斯一句話便贏得了大眾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