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亞洲股神”李兆基——地產大王玩轉股市 6.小生意靠勤奮,大生意靠計算(1 / 1)

第三章“亞洲股神”李兆基——地產大王玩轉股市 6.小生意靠勤奮,大生意靠計算

◎勤奮,積累第一桶金

從一個默默無聞的年輕人,幹出了一番轟轟烈烈的大事。短短幾十年時間,李兆基創下了令世人矚目的永恒基業。那麼,他的經商之道有哪些獨特之處呢?

厭惡應酬,是李兆基一個鮮明的特色。他最不喜歡把時間及金錢花用在吃吃喝喝的應酬之上。在他看來,這樣表麵上是在談生意,卻有太多虛偽和矯情在裏麵。他喜歡真情的互動,真心實意地幫助別人,進而贏得對方的支持。

此外,他處世心細,精於計算,信奉一句格言:“小生意怕食不怕息,大生意怕息不怕食。”這句話的意思是:做小生意要勤奮,做大生意要精於計算。對李兆基而言,他堅信做小生意最重要的是勤;至於說做大生意,最重要的是計算精確。生意額大,牽涉的本錢和盈利大,所以要計算周密,不浪費每一分錢,保證賺到每一分錢。

李兆基經常奉勸年輕人,特別是初出道的打工仔,第一桶金很重要。他說:“最重要先找到‘第一桶金’,然後以錢賺錢,才容易致富。”“小儉就致富,儲到第一個100萬,然後去投資,就可以變出200萬、300萬。”

他說自己就是從打金儲備一點一點做起來的。李兆基的第一桶金就是剛到香港不久後從事的“黃金買賣”中收獲而得,之後通過房地產買賣,收購“中華煤氣”,並在幾年前成功“轉行”,從“樓神”到“股神”,把500億港元變成1200億元,自然就容易得多了。

由此看來,做生意最根本的一點是勤奮。勤奮,才能聚財,才能積累第一桶金,而後才能在投資中完成財富滾雪球式的增長。這就是李兆基創富曆程中非常重要的一個心得。

◎決策要有魄力

香港作家梁鳳儀,曾這樣評價李兆基:“過往無論香港地動山搖,滔天風浪,他一幹不動心、不移誌、不外騖、不從俗,總之樓照起,地照買,最終就是名照升,錢照賺。”敢在古稀之年轉業炒股而且越炒越精,也應該和這些有關。

在商業社會上,競爭特別激烈,對前景正確的判斷往往決定了事業的成功,李兆基就是這樣一個有獨到眼光的人。

從創業之初,涉足外彙兌換業務及黃金買賣,很快為他贏得第一桶金;接著他又適時從金融生意中全身而退,轉行做五金生意和進出口貿易,業務開展也是十分的順利;然而他又很快發現了香港的房地產是個金蛋糕,雖然李兆基當時的財力還不足以在房地產市場上安基立業,於是他便采取了集腋成裘的發展策略,以合作經營的方式躋身於香港的房地產行業,一直發展到後來的地產老大。

不過,李兆基卻看準香港房地產業已是微利行業,轉而善用香港這個國際金融中心,讓雲集於此的數以萬計全球金融專才,將他擁有的巨額財富,變成更巨額的財富,被稱為了“亞洲股神”。在我們稱呼這位“亞洲股神”時,我們不得不佩服李兆基的獨到眼光,和他對市場精確的把握。

當然,這些經驗和眼光並不是與生俱來的,而是他勤奮努力的結果。李兆基幼時讀書不多,但他的腦力驚人,恒基一百多地盤,他都記得清清楚楚,哪裏進度如何,哪裏麵積多少,隨口可出,可見他對事業的勤奮才贏得他今日的成就。

他的兒子李家傑就強調說,父親給他的最大財富是耐心、毅力和勤奮,以及精神上的執著和勇往直前的勇氣。對於什麼是成功的秘笈,李兆基自己也說,首要的一點是“刻苦耐勞,勤奮努力”。

【創富經】天道酬勤

勤奮刻苦,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對一個商人來說,隻有多吃苦,才能積極思考、正確思考,才能找到財富之路。反而,掌握財富密碼,則為天方夜譚;不吃苦,而想從父輩手中延續家族財富,也是無法實現的。事業成果百分之百靠勤勞換來,沒有捷徑可走,運氣隻是一個小因素,個人的努力才是創造事業的最基本條件。

做生意需要靈活的頭腦,精明的算計,從根本上說不是“排汗的過程”。但是,對生意的理解,對市場環境的熟悉,原始資金的積累,又離不開多流汗,正所謂:“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

俗話說,天道酬勤,勤能補拙。命運掌握在自己手中,不怨天,不怨地,應多想想自己的行為,自己才是起決定的作用。這個世界上,日夜做夢想成為富翁的人可謂數不勝數。有的人談到成功者總是以“運氣”兩字以蔽之,但李兆基卻認為,事業的成果有運氣的成分,但主要還是靠勤勞。

特別是在一個人尚未成功之前,事業成功百分之百靠勤勞換來。一個人所獲得的報酬和成果是成正比的,付出多少就會得到多少,運氣隻是一個小因素,個人的努力才是創造事業的最基本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