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亞洲股神”李兆基——地產大王玩轉股市 7.“平民股神”挽回公眾投資熱忱(1 / 2)

第三章“亞洲股神”李兆基——地產大王玩轉股市 7.“平民股神”挽回公眾投資熱忱

◎兆基財經橫空出世

2007年,恒指在6月還是22000,9月已經到25000,10月12日再直衝29000,大家驚慌失措,又狂喜狂愛,10月26日,恒指真的破了30000大關,之後又大跌又大漲。就這樣,10多年來的別具一格的港式風格被掃蕩一空,一個新的資本市場誕生了。

股民也好,炒家也好,旁觀者也好,都在頂禮膜拜一個80多歲的香港老人,白發不少,精神甚好,這個香港股市平民百姓的“帶頭大哥”人物——李兆基。

他動輒大聲放言,動輒到處傳授自己的投資攻略,大讚國企股,他說自己比美國的股神巴菲特更好,言語直接簡單,沒有太多技術分析,也不講究資料,更不說那些行話套話,他就直接告訴你買還是不買。

“人家傳授投資經驗,要收錢的,我都是免費公開說,大家都受用。”李兆基靠實力和招牌說話。

2004年12月15日,李兆基基成立了私人投資公司——兆基財經,初始規模500億港元,在海內外四出搜羅股票、債券及地產專案,投資的大方向由李兆基親自掌舵。新手總是不乏好運,剛剛入市的李兆基在兩年時間博得六成的回報,在看重穩健回報的香港市場,李兆基“亞洲股神”的名號開始不脛而走。

期間,中資股迎來了數年的牛市,也將兆基財經資產規模一路推升至最高2000億港元。李兆基這樣解讀他的投資理念:“商人的投資行為就好像吃東西般,嗅得哪兒有香味便跑到哪兒。”

◎長期持有中國人壽,獲益不菲

2003年12月,李嘉誠、李兆基和鄭裕彤三富豪同時出現在中國人壽H股的策略投資者名單當中,三人以每股3.59港元的發行價合共認購了10.7億股中國人壽。而在一年禁售期之後,李嘉誠和鄭裕彤先後急急離場,兩人的回報率分別有40%和50%,獲利也不菲。

投資感覺不同的李兆基卻按兵不動,似乎在學巴菲特價值投資的做法,看好經濟成長階段的中國龍頭保險公司的無限空間,他決定長持。到2006年,中國人壽發力勁升,一年內升幅達兩倍半,12月中旬收在24元,屢創新高,李兆基手持的中國人壽股票,賬麵足足賺了90億元。

到2007年8月,股價再升到34元,李兆基的一筆16億港元的投資已經賺了130億港元。而中國人壽強悍急升,絲毫不退讓,2007年11月中旬,股價一度高達54元,李兆基的賺頭跨越200億,即便2007年12月股價回落到44元上下,其盈利依然有180億左右。

“當市場走弱時,大部分人都隻能是爭取少輸,而非多賺。在不少中資股股價慘遭‘腰斬’之後,主力投資中資股的兆基財經之所以還能保持1500億港元的規模,已經不算簡單。”一位投資客對李兆基的表現大家讚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