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鯊膽大亨”鄭裕彤——從珠寶大王到地產大亨 9.鯊膽作風,寶刀未老
鄭裕彤在培養兒子接班上,表現出十足的鯊膽作風。他完全可把董事總經理職位交給兒子,但他似乎不該宣布脫身甩手,把主要精力放在打高爾夫球、頤享天倫之樂上。因為公眾認識並信賴一位上市公司主持人需要一個過程。
可惜的是,鄭家純接掌父印,未遇到有利時機。他上任不到半年,就發生六四大股災,地價樓價下滑,售房不理想,租金又下挫。與鄭裕彤相比,鄭家純畢竟還有嫩的一麵。
1989年3月,鄭家純宣布全麵收購永安集團,計劃斥資23億;4月,他又石破天驚,調集27億多資金收購美國的華美達集團。不到1個月作出總額超出50億的兩項重大收購,部分公眾股東對新世界的財務狀況表示擔憂。聯交所以公布資料不詳為理由,勒令新世界股票停牌半天。這表明鄭家純辦事經驗不足,尚欠周全。
嚴峻的現實,已不容許鄭家純繼續主政。1990年底,鄭裕彤會見英文《南華早報》記者,他表達了重出江湖的心跡:“我是多間公司的主席,我不可能放下一切,就此不幹。為了公司的利益,我覺得有必要繼續做下去。”鄭裕彤重出江湖的確切日期不詳,因不涉及人事變動,鄭裕彤仍是董事局主席,董事總經理一職依舊是鄭家純擔當,梁誌堅還是總經理。
鄭裕彤未宣布哪天重掌船舵,公司的員工發現,這位打高爾夫球、含飴弄孫、頻頻觀光內地的老帥,又悄悄回到新世界大廈31樓總寫字間上班。後來員工發現,老帥並非偶然光顧,而是恢複了經常性上班製。這時,傳媒才紛紛報道,鄭裕彤已重出江湖。
鄭裕彤親政的工作重心是減債,1991年5月,鄭裕彤出售所持的永安集團27.2%股權,套回現金7億港元。1989年3月,鄭家純購入這些股權花費5.4億。鄭家父子在一買一賣中,獲毛利1.6億。扣除貸款利息等費用,投資回報率約20%,略低於地產投資的平均水平。在股市未全麵轉旺時有這個賣價,已相當不錯,重要的是還清了收購永安的全部貸款。
7月,鄭裕彤出售美孚商場鋪位,獲現金1.15億港元。8月,新世界又讓售梅道12號部分權益。梅道地盤原屬基立實業。1989年2月,鄭家純斥資7.44億港元全麵收購基立實業,獲得該集團在梅道的發展權,梅道處於半山高尚住宅區,故鄭裕彤隻以2.4億的價出售部分權益。10月,鄭裕彤把高檔住宅區美孚的全部車位以及部分物業出售,套取現金8.35億港元。
鄭裕彤大批出售資產,雖不足以償還債務,但這筆非正常性收入抵消利息已是綽綽有餘。據證券分析家估計,鄭家純當政的1989年度,利息淨支出2.3億港元,到1990年度增加到6.2億港元。浩大的利息開支,使集團的純利潤劇減。
到1992年初,鄭裕彤加大減債幅度,兩次推出早已令人垂涎的王牌物業。故物業界人士說:“鄭裕彤新年鄭(贈)大禮!”1月,鄭裕彤出售會景閣5層,創收4.35億港元。會景閣位於灣仔的國際會議展覽中心,即豪華住宅大廈的正式名稱。大廈采用酒店自助式管理,方便國外常駐香港商人攜家眷居住,大受香港高收入白領階層的歡迎。
有人認為鄭裕彤是殺雞取卵,實不可取。權威證券公司百富勤認為新世界的減債行為是對的。新世界分層出售高級寓所,可套現20多億港元,對減輕債項大有幫助,另外可帶來巨額利潤。眾多市場人士認為,鄭裕彤不必如此急不可耐拋貨減債。債權銀行並無逼債,新世界雖負債累累,償債能力未根本動搖,完全可按貸款協議,如期悉數償還本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