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馮國經,馮國綸——“供應鏈管理”稱霸商界 8.在平坦的世界中競爭(1 / 2)

第八章 馮國經,馮國綸——“供應鏈管理”稱霸商界 8.在平坦的世界中競爭

中國加入世貿組織,意味著國內市場與國外市場接軌,國內企業將直接麵對來自世界企業的激烈競爭,在同一個規則下爭做全球市場,在國際市場上內地企業在生產成本方麵擁有優勢,但是正如很多經濟家和企業家所指出的,中國必須進一步降低交易成本,加強營銷能力,優化及提升產業的結構,才能更有競爭力,使世界各地的企業競爭,開拓國外市場。在全球化的競爭環境下,中國企業也需要在世界各地進行采購及生產,不但是國內國外的需要,並與外國企業組成合作的夥伴。

供應鏈管理的概念,提供了一套思考方法,讓國內企業清晰定位和優化其運營過程。作為世界工廠,中國內地擁有強大的製造能力和科研潛力,這是優勢,如能加上供應鏈管理的概念,將大大提升企業的競爭力,進一步開拓國外市場,創造更大的價值。

供應鏈分得越細,你就能夠更加激活整個供應鏈,或者說能夠讓它變得更加民主,也就是說那些中小企業現在可以參與全球的商業活動,特別是對發展中國家。所以整個模式的發展對全球來講都有非常深遠的意義。

有一個現象可以證明托馬斯·弗裏德曼關於“世界是平的”的論斷是對的——如果你問任何一個企業家或者商學院學生:你最近在看什麼書?他也許來自美國,也許來自歐洲,也許來自東亞,也許來自中東,他的回答很可能是一致的:我在看《世界是平的》。

利豐集團主席馮國經在演講中也多次提到了這本書,甚至他演講的主題也是:“在平坦的世界中競爭”。在他看來,也許現在這個世界還沒有完全“扁平”,但確實在“變得扁平”,而推動力則是托馬斯·弗裏德曼所說的信息技術、現代物流和外包等。

他領導的公司利豐集團則為這個論斷提供了最好的證明。利豐集團在過去十幾年的快速發展,正是歸功於信息技術、現代物流和外包等讓世界變得扁平的“碾子”,它們推動了利豐從一個傳統的貿易公司到“供應鏈管理者”的轉變,從而成為商學院的經典案例。

利豐並不是一家新公司,它的曆史可以追溯到1906年(當時還是清朝),馮國經的祖父創辦了這家貿易公司。馮國經想要證明的是,不僅隻有微軟這樣的新興公司,像利豐這樣的“百年老店”也能成為技術創新的推動者和受益者,成為這個“扁平世界”的一部分。

馮國經本人的經曆也可以為“世界是平的”這個論斷作一個生動的注解。他曾先後在麻省理工學院和哈佛大學讀書,在哈佛大學拿到博士學位並教了四年書後,他回來香港執掌家業並推動利豐集團的轉型。他同時還是實業界、政界和學術界深具影響力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