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守道:賺錢隻是徒弟,守錢才是師父 7.要估計自己還能活多久
《猶太法典》告誡猶太人說:“今天便是第一天,同時也是最後一天,因此,必須為現在付出全部的生命。”
人的一生短暫而又漫長,如果無端虛度,不會合理安排注定成不了大器。在商人看來要賺錢必須要有賺錢的時間,不能合理安排時間是不會賺到錢的。而猶太商人視時間為生命。他們可以跟任何人若無其事的談論壽命問題。
“先生65歲了吧,大概開能再活10年左右!”
他們輕鬆淡然的說出這句話認為別人是可以理解的,因為他們從開始就可以坦然的接受生下來注定最後是要死去的,所謂對此無需畏懼。中國人則不然,認為這是“大不敬、不吉利”。中國人一直認為活到老學到老;生不帶來,死不帶去。要安度晚年,享受天倫之樂。而猶太人是活到老賺到老,知道自己能活多久,就會計算自己還能賺多少錢;他們對錢有極度的占有欲,歲生不帶來,但死要帶走。因此他們可以以客觀的態度對來死。越是知道離死的時間越近,就越會利用最後的時間抓緊賺錢。
猶太人經常估計自己還能活多久並不是消極主義的表現,而是非常信奉“時間就是金錢”的觀念。在他們看來時間就是生活,時間就是生命,時間更是金錢。他們利用每分每秒可以搶占先機,爭取商業活動中的主動權。生意場是個機會均等的地方,在同等條件下,就看會可以最先抓住機遇,先發製人,那誰就可以勝券在握。激烈的商業環境下“快魚吃慢魚”,隻有讓自己變成“快魚”才不至於被淘汰。
時間被猶太人賦予了足夠的價值,他們認為時間就和商品一樣,如果每天工作8小時,那麼1分鍾多少錢就會被精確計算出來。老板請員工做事,工薪是按時計算的。猶太人會見客人,十分注意恪守時間,絕不拖延。一個文件錄入人員聽到下班的鈴聲,就將差20個字錄入完成的稿子放置一旁,立即下班。雖是個笑話,說明猶太人對時間就是金錢的看重,他們同樣給自己的時間標明了價格。
時間如此寶貴,如何分配才可以利益最大化呢?時間就好比一塊蛋糕,將其合理分割他們都會最好規劃。正如中國所言:“好鋼用在刀刃上”。他們對此精打細算,就算約見會晤都會精確到幾分鍾,從不允許遲到或延時。處理工作時從來都是謝絕會客。
猶太商人將“勿盜竊時間”作為格言。他們禮貌的將妨礙自己時間的人拒之門外。客人來訪前,必須要有預約,否則就要吃閉門羹了。如果來訪人是來談生意的,那結果很可能就是失敗。即時有預約,接待人也希望來訪者盡量縮短來訪時間。
在猶太商人的辦工作上最難找到的應該就是“未決”文件。他們總是抓緊時間批閱文件,如果不及時批閱這些文件,就不能及時了解其中的信息,有可能錯過一些機會,更甚者錯過了對信息決策的最佳時間,影響工作效率。所以他們對文件及其重視,總能爭取在最短時間內進行批閱處理,因此不容許來訪者占用這段時間,否則會分散精力。
時間固然重要,而利用合理時間完成適當事情才是最重要的。猶太人在做事時有著對信息的高度重視和極度敏感,他們能夠快速的做出決策就卻取決於對信息的掌握。曆史原因猶太人對信息尤為重視,往往一個信息就決定他們的生死。所以在商業中也一樣,他們將信息網遍布全球。
伯納德·巴魯克是美國經營實業的百萬富翁。在創業之初,巴魯克也是舉步維艱,但是他對信息有一種獨特的敏感,最終成就了他的財富之夢。
在他28歲時的一天晚上,他聽到西班牙艦隊在聖地亞哥被美國海軍消滅的消息。這對於別人來說就是一場政治新聞,而他卻知道這不光意味著美西戰爭的結束。